「為什麼要高度關心以黎問題呢?因為當台海面臨衝突時,無可避免的會需要國際attention或是rescue介入。傳媒現在低調處理以黎問題,把國際當孤兒,看著美聯社上的收屍照片卻無動於衷,以後就等著被當孤兒」
「如果記者有特權可以不受集遊法限制,那我就成為記者!」這就叫有為者亦若是嗎?「而真正的問題核心:『媒體採訪秩序』與『警察執法適切性』反而無人關心了。」
本文鞭辟入裡地剖析「目前台灣的電視環境中有兩個壟斷,一個是系統台對收視戶的壟斷,另一個是收視率調查的壟斷。」欲改善台灣當前媒體亂象,則要「打破壟斷,提供競爭」。
台灣主流媒體是台灣社會結構裡始終不輪替也垮不了台的既得利益者,「台灣主流媒體除了藍綠之外,在打擊弱勢這方面總是那麼有志一同。」
主流媒體部落格的高曝光率,從事實說理面而言,適足以加權主流媒體人專擅以偏蓋全不求甚解之弊。
從奇士勞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這位波蘭大師級導演的作品觀照奇士勞斯基對政治淺薄的批判與人性深邃面的探索。
台北市長馬英九及市府團隊以其窄狹的文化視野,行文化專制獨裁「蓋建築必用玻璃、有空間必賣咖啡、逢河道必稱左岸、遇老店必有宅配,固然舊市區因為空間的重新整理而有一新生的明亮感,但也因為原有的歷史已被刨空,讓人沒有『停留』與『深入』的必要。」
如果只聽見「香港與中國媒體一致唱好『青藏鐵路』,新聞變成公關宣傳」而罔顧「一些西藏團體認為青藏鐵路會傷害西藏的特殊文化與生態﹐甚至威脅西藏的自治地位」,這樣的建設,恐怕是破壞大過於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