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年前 -
19 年前 - *把電腦搬離電視,一次作一件事。洗澡一次洗一隻腳,勝過正翻倒轉省泡沫。聽玉置浩二,撫摸下巴軟細鬍子。吹濾網洗乾淨電風扇。結果作息正常的懲罰:所有網路服務皆滿檔。 *就像本來只是想讀小說所以才戒斷網路,好久以後才突然發現ADSL小黑龜已經在對你眨迷人的小紅眼睛,那樣的允洽無違和感,窮也是一...
19 年前 - 總之,這個討論讀書的小組成立已經有五十多年。當初是一些婦女,要帶孩子、要持家,有些還要工作,但是他們都渴望生活中再多點什麼,不只是茶餘飯後的閒聊而已。 起初有三十多成員。但是有人生病、有人過世、有人搬到佛羅里達,如今剩下十個人,多數還是每幾個月都會參加一次。
19 年前 - 《燦爛千陽》這個小說題目靈感來自一位十七世紀波斯詩人對喀布爾的形容: 人無法數盡 幾度照耀屋頂的銀輝明月 或隱於牆身之後的燦爛千陽
19 年前 - 說平安壽子「新銳」不大準確,1953年出生的她,過了40歲才老蚌生珠(?)開始寫作,或許正因如此,那樣無色無味的文字遂能滲透如清水,喝時的感官面或鑑賞面未必感受至福,卻每個句子都有去處,許多細胞獲得潤澤。也不見得是「療癒」是「撫慰」是「救贖」,(有時這樣善意但高調的企圖竟讓人更加難堪),更像一...
19 年前 - 我有時會想起,這麼多年了,我的那些如今彼此失散的朋友們,還記不記得那段漫長且被我們無償揮霍掉的菸酒時光。駱以軍在《我們自夜闇的酒館離開》之中的故事,正是我們揮之不去的乏善可陳,無盡的虛無和暗昧的悲傷,一如鏡面,寫實著我們那年的身影。那時,我正一個人在凌晨時分騎著機車從酒館開回宿舍的路上,...
19 年前 - 出院後,他放空自己,家裡的生活,暫時靠著微薄的補助,他去社大選了兩堂課,其中一堂就是學泡咖啡,和其他有閒有錢的同學不同,羅大哥認真的做筆記,研究咖啡的泡法,每個同學都跟老師買高價的豆子,羅大哥買不起,就請兒子上網查資料,自己騎著車四處買豆子回來試泡,最後,甚至連生豆烘培都學會了
19 年前 - 而74歲的李喬爽朗的說,「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先檢查大腦,不知哪一天會老人癡呆」,他笑說希望腦袋瓜還可以再用四年,也希望繼續把今年起頭的長篇小說完成,最近他以平埔族為題材,下半部則要以去年的紅衫軍倒扁風潮為題材,影射現實。
發行人
寶兒報的手機版
我參與的主題(0 /0)
訂閱報(15)
熱門關鍵字
訂閱動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