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ions d'Afrique從右腦認識非洲(Ⅱ) - 非洲有藝術嗎?

「Ekpo Eyo認為地理上的區域劃分和藝術區域不一致的現象,是出於歐洲與非洲接觸的歷史因素,...

18 年前 -

她說寫作是一種治療 - 藝文

愛書閱讀 - 悼柏楊

「我沒辦法確實舉出柏楊在哪些地方影響了我,因為,那些地方或許已經滲入了我醬醬的腦筋之中,...

18 年前 - 最後一句「我好高興」,讓我那時掉了眼淚(抄錄到這裡,其實我也想掉眼淚)。兩個高中生的考證遊戲、一篇自以為抓到把柄的挑釁文章,換來的是柏楊先生這位大人物的驚喜和鼓勵

石墨工房 藝文

Happitutd真心傾聽人生、為生活起義、為社會發聲

「在(政大)廣告系老師的帶領之下,整個畢展圍繞著12個社會議題,老師與學生花了二年的時間持...

18 年前 -

生態綠部落格 | �kogreen blog � Blog Archive � 藝文

誰的中山北路?(上)具國族想像與異國風情的「國道」

「就歷史觀點來說,「中山北路」充滿各種國族想像與勢力消長的色彩。他不僅僅是現在大家所熟知...

18 年前 -

哈囉~ 馬凌諾斯基 - 評論

現代人的夢魘幻影 伊恩.麥克尤恩的現代啟示錄

「徹底探索人物心理,伊恩.麥克尤恩的文字一直不太容易被影像改編蓋過,相對於動用音樂、畫面...

18 年前 -

感覺三分鐘: 藝文

旅行的畫面

『這些生出召喚力的、旅行的畫面,卻經常是沒有相片的(相反的,有一些相片最後也只是成為「消...

18 年前 - 當「記憶猶新」的階段過去,生活回到常軌,在「一切如常」之後,旅行中有些畫面卻會在不經意中忽然跳出腦海,一次兩次、逐漸清晰、揮之不去,彷彿生出一種書寫的召喚。這些畫面沒有隨時間過去成為「消耗品」,甚至最初連當「消耗品」的資格都沒有,卻往往是自己對該地人文最深刻的感應、也往往與自我生命產生緊...

生活的解藥 藝文

<環境>為「離我們如此遙遠的地球日」而寫

「我們應該都能夠同意「地球是我們的家(oikos)」,但這個家卻不是我們一手建立的,甚至可以...

18 年前 - 世界地球日之所以不該被慶祝,是因為它其實代表著人類自我反省、思考人應該以什麼樣的態度面對自然的一個過程,諷刺的是,這一天卻成為許多人「做做樣子」的節日。

oikos-taiwan: 評論

發行人

陳雨漣
時間會沖刷掉新鮮的事物,但也會淘選出那些,值得被珍藏的。
收藏文章 1113
訂閱人數 57
點閱人氣 58387 上升

陳雨漣報的手機版

我參與的主題(/0)

沒有參與任何主題

熱門關鍵字

留言

    目前沒有任何人留言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