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年前 -
19 年前 - 一方面,我發現台灣社會並非不重視文字,而是將文字的價值訴諸於文學性的優雅、流暢、和典故引用多寡(例如作文中對成語使用的鼓勵),不然就是以禮儀、文雅、頌詞來要求文字(例如我剛剛例舉的軍中例子)。另一方面我們卻又將反映現實、批評錯誤的責任交給數字和統計。
19 年前 - 他要收集所有批評他的負面評論,原因是當他透徹瞭解了別人批評自己、討厭自己背後的思考邏輯後,他便能依此找到未來再創作的方向。
19 年前 - 我們給幾個戲演得好的同學、學弟妹一個事件方向,沒有任何劇本,只有大概的故事,請他們在高中生面前就這個故事大概「演」一下,台詞沒有準備,請他們就自己扮演的角色在這樣的狀況時,說出這個角色可能會說的話,作出的反應。例如,一個教育部長說出來的話,做出來的事,應該符合教育部長這個身份會說的,會作...
19 年前 - 「可是你製杖--」榮恩試圖說些什麼,卻被奧利凡德打斷了。 「不要再說我製杖!」他的怒氣暴漲,「我受夠這個老梗了!你們這些鄙視傳統的人,不斷在追求新的事物,不管是霍格華茲的新教育政策,還是魔杖標準化、正氣師綜藝化,你們都是帶著對過去的鄙視向前邁進的!踏著傳統的屍骸向前走,你們不會心虛嗎?...
19 年前 - 我在黑米看到一個回應,我覺得超級經典。他們討論著部落格大獎入圍能幹嘛?會吸引比較多正妹嗎?有人說:「正妹你好,我是中國時報主辦2007全球華文部落格大獎年度最佳社群經營部落格入圍的阿KEN(撥頭髮,看遠方)」(ㄟ,會不會有人覺得不好笑?我快笑翻了) 我覺得,與其報出這樣一個「頭銜」(?),...
19 年前 - 但是,我又很想問,今天,把國片拉成和台灣觀眾有「遙遠的距離」的這件事,到底是誰要負責任?
19 年前 - 帕華洛帝自己曾說,他最偉大的地方是在唱了這些如董尼采第、貝里尼、甚至是威爾第這些偉大的歌劇劇碼,而不光是那些高音符而已。可惜,很少人了解這一點。
發行人
陳雨漣報的手機版
我參與的主題(0 /0)
訂閱報(26)
熱門關鍵字
訂閱動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