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年前 - 台灣許多領域陷入「沈默多數縱容惡劣少數」的困境已久,過去投入改善行動的熱心者,常因為缺乏足夠的支持和鼓勵,逐日失去往前走的動力。批評容易做事難,要持續為公益制度付出改善行動更難,我深深認為,每讓一個熱心公益者失去持續的動力,就是一次社會的巨大損失。
19 年前 - 於是,這場遊行,對這群宅男來說,其實是很歡樂的「網聚」,很宅,很kuso,很web 2.0--基本上從樂生串連開始,這就是一場非常web 2.0的社會運動。
19 年前 - 之前看到問茶館為樂生製作紙袋的消息,其實心裡想應該要在415遊行當天發送效果會比較大的,週三因為在南京東路捷運站發,離我以前上班的協會很近,所以就凹海寶藍中間蹺班去幫我拿了這個袋子,以下的兩張照片若有人想用在自己的部落格中講樂生的事情,歡迎取用
19 年前 - 人們不再問,因為隨手拾起便是最新的資訊,最強烈的描述。人們不問,因為他們開始走入樂生。
19 年前 - 旅途中的貓,經常成為我愉快又傷感的回憶。如同與世界各地的人萍水相逢,我也經常與世界各地的貓有短暫相遇。相較起人,那種明日各紛飛的感傷更濃郁,或許是人們總會交談、會了解彼此的生活、經歷、想法,甚至會交換聯絡方式,但貓咪卻不能,當我離開了旅遊地,也離開了那些貓,牠們會繼續留在那個習慣出沒的領...
19 年前 - 軟體藝術,是數位藝術領域相當有特色的類型,它專指藝術家以原創性的方式,撰寫電腦程式來實現藝術作品。我們也可以說,軟體藝術是最純粹的電腦藝術,它是完全只在電腦出現之後才有的一種藝術創作方式,它展現的是程式邏輯的美學,甚至它被視為觀念藝術(Conceptual Art)的極度推演。
19 年前 - 以前當醫生寫病歷很簡單,實際的狀況是怎樣,照實記錄就是。現在寫病歷卻經常得想,今天下筆的這些記錄,將來是給誰看呢?給醫護人員看?給健保局看?給病人看?給家屬看?還是給法官律師看?
19 年前 - 這些看似微不足道,輕描淡寫的場景,卻,醞藏了很深刻的意境,原來,這就是走過歷史的痕跡。不需要有太沈重刻版的包袱,更不必一本正經,也毋需太煽情或濫情,只要像一抹春風輕輕拂過,坐在戲院裡的你/我/他,嘴角就忍不住微微上揚,心裡泛起了一股暖暖的感覺。
發行人
陳雨漣報的手機版
我參與的主題(0 /0)
訂閱報(26)
熱門關鍵字
訂閱動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