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年前 - 佛法之探究與實踐.
3 年前 - 依遠離:遠離五蓋(遠離五蓋後,才有能力開始培育七覺支)。依無欲:培育心對於無常的反應,讓無常之流洗去我們的欲望、洗去我們的貪愛、洗去我們的執著。依滅:留意出現在六根門的事物的結束。(看到事物的必然消逝後,逐漸變得平靜。)向於捨:放下所有的貪愛和執著、放下對「我」的認同感、放下對「我的」的...
3 年前 - 有一乘道能淨眾生,度諸憂悲,滅除苦惱,得真如法,謂四念處。何等為四?身身觀念處,受、心、法法觀念處。
4 年前 - 遙見世尊坐一樹下,儀容挺特,諸根清淨,其心寂默,成就止觀,其身金色,光明焰照。
4 年前 - 中阿含192經/加樓烏陀夷經:談到世尊要比丘們過午不食的原因,在於避免晚上托缽時,嚇到人們。
4 年前 - 知道閉著的眼睛,觀察心在哪邊,讓心專注在鼻端的觸感。夠專注的話,眼前會逐漸變亮,身體放鬆,有時會有酥麻的感覺,感到喜悅。
4 年前 - 南傳阿毗達摩的中文翻譯的名詞"真實法"和阿含經裡的"真實法",兩者有截然不同的意義。
4 年前 - 正思惟的功能型定義、正思惟的舉例。
發行人
Murphy報的手機版
我參與的主題(0 /0)
訂閱報(17)
熱門關鍵字
訂閱動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