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年前 - 本經說明,得到財富後若不能妥善運用,就像野外的池水沒有人去洗浴飲用,將會白白蒸發殆盡。得到財富後,若能快樂受用,供養父母、妻子、宗親、眷屬、僕使,並授與知識,並時時供養比丘、比丘尼,能夠種殊福田,往生後得生天享福。
10 年前 - 本經婆耆舍尊者和阿難尊者一同在舍衛城托缽,路上見到容貌極美之女子,不禁升起了貪欲心。婆耆舍尊者察覺到自己的心念,心想:「我現在心念雜亂,是苦,不是樂。」婆耆舍尊者請阿難尊者為自己說偈以滅貪欲之火。
10 年前 - 本經說明,招致不好的名聲時,不要隨之起煩惱。我們並不會因為其他人講的話,就成為惡人。也不會因為其他人講的話,就成為善人。要有自知之明,專心一志,朝目標邁進。
10 年前 - 天神問佛:「如何於苦得解脫?如何滅苦?」佛:「對於色欲、聲欲、香欲、味欲、觸欲、意欲不貪愛不執著,能夠解脫一切苦。苦從此而滅。」
10 年前 - 本經說明,對於煩惱已滅盡的修行者,該做的都已做了,沒有餘事該做了,他已經達到彼岸,無所求了.
10 年前 - 天人問佛:如果能力高強,所欲求的皆可得到,有什麼比這樣更自在快樂的呢?佛曰:若有所求,終究會帶來痛苦.無所求,才能夠自在快樂.
10 年前 - 本經說明,觀察到意念及妄想浮現時,不必完全遮止,只需要遮止惡業,如此能夠不受惡業所逼迫。
10 年前 - 我今當說四句法經。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何等為四句法經。
發行人
Murphy報的手機版
我參與的主題(0 /0)
訂閱報(17)
熱門關鍵字
訂閱動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