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年前 - 本卷說明戒定慧三學(學相應)以及佛法僧戒四不壞淨(不壞淨相應)。學相應(2/2)雜阿含830經如是我聞:一時,佛住崩伽闍崩伽耆林中。爾時,世尊為諸比丘說戒相應法,讚歎制戒法。爾時,尊者迦葉氏於崩伽聚落住,聞世尊說戒相應法,讚歎是戒,極心不忍不喜,言:「此沙門極讚歎是戒,極制...
11 年前 - 2015/3/20-2015/3/22參加了「中級1禪訓」,過程中法師給予了實修上許多細膩的指導,在禪修上獲得了顯著的進展。禪訓後,開始調整作息,每天05:00-05:30起床,打坐60分鐘,22:00-22:30就寢。在禪訓之前,只有極少的次數打坐到60分鐘,有時是因為太過勞累(23:00-24:00才開始打坐)...
11 年前 - 本卷的主題是「八正道」、「安那般那念」及「戒定慧三學」。聖道分相應(2/2)雜阿含797經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沙門法及沙門果。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何等為沙門法?謂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何等為沙門...
11 年前 - 分享對象:淨心社社員約20名分享日期:2014/4/1Editor,Presentor:MurphyChenReviewer:DavidChiou
11 年前 - 「有覺、有觀」(新譯「有尋、有伺」)是打坐(meditation)的基本功。初禪成就時,離欲、離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早上(2014/12/28)獅子吼讀經班有同學問到「有覺、有觀」的意思,邱大剛回答滿好的:有覺、有觀:「覺」與「觀」兩者皆有。「覺」又譯為「尋」,是投向的注...
11 年前 - (一)觀[色|受|想|行|識][無常|苦|空|非我]→生厭離→喜、貪盡=心解脫→若欲自證,則能自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二)觀[色|受|想|行|識][無常|苦|空|非我]→欲貪斷=心解脫→若欲自證,則能自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
11 年前 - 聖道分相應(1/2)雜阿含748經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日出前相,謂明相初光。如是比丘正盡苦邊、究竟苦邊前相者,所謂正見。彼正見者,能起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起定正受故,聖弟子心正解脫貪欲、瞋恚、愚...
11 年前 - 覺支相應(2/2)雜阿含712經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如上說。差別者:「有沙門、婆羅門作如是見、如是說:『無因、無緣眾生無智、無見,無因、無緣眾生智、見』……」如是廣說,乃至無畏王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禮佛足而去。雜阿含...
發行人
Murphy報的手機版
我參與的主題(0 /0)
訂閱報(17)
熱門關鍵字
訂閱動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