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不是聯合國會員, 台灣很無奈地無法成為京都議定書的締約國;由於台灣被列於「中國」區域內, 今年「超英趕美」成功而成為全球最大二氧化碳(CO2)排放國的 P.R.C. 也很無奈地得默默接受一個事實:人口僅及其五十七分之一的蕞爾小島就排放了「中國」總排碳量的六分之一!你知道嗎?全世界排碳量最大的發電廠就在台中, 此「台灣第一」不愧為「世界第一」(據 ...
科普文章或讀物, 常有在難易間取捨的考量, 而該由專業從事者或業外觀察者來執筆亦有不同的見解。美國前副總統高爾在熱門聲中成為了諾貝爾和平獎項得主, 而其所據當然來自於紀錄片《不願面對的真相》喚起了全世界對於全球暖化現象的關注, 這也讓和平獎項由幾年來的政治、經濟議題又回到了環保面。不過科普的東西由業餘人士來講述, 總可能有所疏漏, 英國一位法官...
因為在現場抗議環評大會變成閉門會議的周富美記者, 被所屬《自由時報》予以調職並冷淡同意其辭呈 e-mail, 這反映了什麼媒體的問題呢?政府部門的抱怨信直通報社高層, 也就得到了對「採訪權」來說最具壓制力的效果──記者同時面對著採訪對象與社會反應的壓力, 這是外部的壓力, 而一個有能識的記者須以其自身的新聞理念與判斷力決定要怎麼做;另一方面, 在辦...
貧窮絕非「原罪」, 卻可能是現實政經文化結構下的「原命」。自從幾百年前白人勢力侵入起, 黑色非洲似乎就注定得成為現代化全球社會裏的貧兒。這塊在輪廓上最為完整的大陸事實上已接受了最大份額的國際援助, 但在當地貪贓枉法、利益勾連與軍事頭子等勢力的龐大黑影下, 外來的資金卻總成為利益獨佔者的囊中物。是因殖民歷史所帶來現代性「文化適應不良」所導致的...
持續消費為時代之必然, 或更精確的說法:消費再消費, 為資本主義體系下、作為一個社會人的平常活動。消費為生產提供了出路, 讓廠商有了利潤, 資本得以積累;大部分的收益會歸於資本主所有, 但勞工也偶爾能獲得稍許的加薪, 所以消費仍得進行下去。只是, 消費的行為就只是這麼地消極嗎?時代的風氣在變, 環保、人道與企業責任觀念的興起, 讓減少環境壓力的消費...
「兩造併陳」?主流媒體曾讓樂生院得到這樣的發言權了嗎?不求理解的社會的人權基調是保守的, 官員的文化意識是反動的, 連帶地媒體的戲劇性畫面也需是片段的呈現, 大家才能在既存利益結構的經濟織網之下, 獲得「妥善」的共存。那麼樂生呢?媒體還是有給他們一些曝光與發聲時間的, 但因他們只是社會上的「少數」, 基於社會資源「公平合理分配」的原則, 樂生的...
天真的人最不需為現實所妥協, 故以, 年輕學子所發起的社會運動的出發點往往是最單純的。已長大並投入社會戰場的我們並不會過於天真, 自然知道其路線或許會被制度內的政治勢力所利用, 有些學運份子可能難以拒絕權力體制吸納的引誘;然而, 當社會全員對一個議題的聲音太小、不夠誠實時, 也只有「現任」的學生最能坦誠無畏地喊出自己的意見!在樂生院的保存運動裏...
公賣局、或現在的台灣菸酒公司對於土產菸草的照價保量收購制度, 在受到國際香菸業界的競爭與壓力、近年來逐年減半(量)後, 終於要在今年畫下句點──大概也就是島內菸草業的將落夕陽。這個夕陽過去照得最紅潤的地方, 就是美濃鎮──一個甚具傳統文化代表性的客家庄。南方社區文化網路創辦人 Roach 在此舊文(十幾年前吧?)中以「第七小組工作站」為起點, 詳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