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河 book」是發自擬場域裏的意圖表態, 接著進入到實體空間且具形化的一間咖啡兼營獨立書店。這家店不尋常地開在二樓──或許就如其起意一樣地偶意而抉, 而既然回到了實體世界, 則已由網路文本之符號宣稱、成了具象建造的一家「返回」的書店, 也就得在這個空間的規則中覓出自己的存活之道。延伸以蠹魚頭的引論, 到了這裏就能從「大社群生活的『馴化』」狀態...
卡夫卡的筆觸也是冷靜、不求營建太劇烈的情感, 只是受審判制度所任意擺弄的 K 仍抱持著天真的求知心, 想弄懂制度的成意;「惡童」就有異了, 他們妥協於制度, 以便求存。而一樣的脈絡是, 主角們對體系的任何理解俱是無謂的, 地球並不會為了個人而改變轉動速率。「日記」實為書中書, 惡童的紀錄是主觀的因果敘述, 他們是主述者;而《日記》的作者雅歌塔的「轉...
愛逛街的 ned 這次自述其對於「鐵皮屋光華商場」的一次記憶積累──其時程是進行式的。在這個擁擠的電子零件商場內, 人各有相, 而店裏零亂充斥的 IC 化玩意與 ACG 偶物, 總把幾個世代的「迷」們引來朝拜一番。每位顧客皆不需眼神與心意的任何交會, 就連姿態上的暗示也非必要, 各個閒晃人物皆在「我」逛「我」想;即興的眾思卻成聲, 這麼些人的目的俱沒有太...
劣者常謂:台灣的網路是從「手工業」式的胡摸亂索起頭, 而一路進展到今時之常民化與平價寬頻的地步。你可知道在 1989 年以前, 電信總局禁止用戶以自備(9.6Kbps+)撥接數據機來連網嗎?.tw 頂層網域名稱是哪時註冊的?本島是何時以 64Kbps 的速率連接上 Internet 的?首個由校園網路發起的抗議事件居然導致那個 Newsgroup 伺服器被關站?台灣的第一個...
如何說服自己也是一門生活技藝, 社會人有「美化人生道路」的心理需求, 「發揮潛能」如此以稱。此文作者評論這本書以禪宗或「類宗教」(或該說是「啟示」?)的角度, 試圖對一些新時代/新技術的「原理收集」(再)予以整理及賦義, 而謂之「從表面你去思考就知道作者想要表達的概念」, 果真是頗後現代的思惟, 「有時唸書不是要去唸懂, 而是要了解這本書對於你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