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的事 之一二

「梁實秋則曾於回顧中形容他是一把燃燃的「火炬」。」徐志摩是願為愛而燒盡己身生命的舒情文人...

19 年前 - 聞一多說徐是個「爐子」,梁實秋則曾於回顧中形容他是一把燃燃的「火炬」。徐以胡適之為知己、為處事服膺,胡也以為自己為極少數「完全了解」徐與陸小曼之間的人,他們倆的名字也時而一起成為魯迅與陳獨秀等「圍剿」的代表對象,而胡也因與徐、陸的關係常挨太太的罵(胡太太有時就在訪友面前公然罵起胡來,且連...

淨化與堆棧之板 藝文

書名真的很重要◎郭顯煒

一篇並非「認錯」的「認錯文」。因為「思想懶惰」的編輯起了一個讓人「思想懶惰」的書名, 造成...

19 年前 - 這段話不免讓我不負責任地幻想,如果台灣社會多一些哲學思索,也許就不會有那麼多人思想懶惰,也許就無法讓杜老爺找到罵人思想懶惰的藉口,也許就不會讓許多人看到「頭條新聞背後的哲學思索」時,只看到「新聞」而看不到「哲學」。 如果真是這樣,也許書名就不是那麼重要了;就算新聞挖挖挖到地心去了,也不...

老貓學出版 閱讀

陳之藩》我們都是看你的文章長大的(上)/童元方

一個美好的時代似已過去了。曾經, 含蓄舒情兼且文辭凝思的散文, 是學子的仰望。曾經, 陳之藩...

19 年前 - 看陳先生形容劍橋與牛津這兩所老大學: 不知是不是一個夢,我好像看到窗前桌上有兩隻古瓶,瓶口插滿了花。窗外是日夜在循環;晦明在交替;風雨在吹打。窗內只有這麼兩隻古瓶沉重的立在褐色的桌上;瓶口的花放著幽香。 這話令人鼓舞,是不是在價值觀如此混亂的時代,仍應有人堅持理想,執著公義,而為...

聯副電子報 藝文

[筆札] 雜「思」 之三

「思想真的可以文字符號來明確的意象化嗎?」相對於物的本質的探索, 才有了所謂人類的自身認知...

19 年前 - 作者於作品中意欲表現其自我的意象,是論證過的思想,新的矛盾將此由生。人性的特徵是:眛的,懵懂的。經由學習而開化,獲得知性。 設以人的立場與理性的程序,對環境(自然的、社會的、人倫的)作的觀察,而任由腦中獲得的印象以競爭的方式追求神經元結合上的有選擇性的強化,進而完成重複性思惟與記憶系統(...

淨化與堆棧之板 藝文

閻連科的《丁莊夢》/換日線

《丁莊夢》是值得活在隔閡社會力場的人們, 作一深沈思考的作品。荒謬中見實然人性, 真的比假的...

19 年前 - 對我來說最可怕的是,面對死亡即將到來的同時,這個愛滋村突顯了人類選邊站的粗鄙,好像向哪個比較強勢的聚落靠攏,人就不會死似的。雖然閻連科三不五時的會安排著那些溫暖情節來扭轉已經對人性絕望,但是這樣的安排,對照著人性的一切,卻顯得無比的諷刺。

文字邊境‧換日線 閱讀

意象與要素......

人與人之有總有差異, 讀書亦然, 「共鳴, 一方面是與作者的美學相呼應, 一方面它是因為人的感...

19 年前 - 王國維說:   凡是有真感情, 就有境界。   文學就在講一個真。 文藝創作的最終表現的源起, 在於作者的美學感受。者透過味覺、旋律、雕塑的空間性、線條的構形, 與人性上的共通感性, 產生了所謂的「共鳴」。共鳴, 一方面是與作者的美學相呼應, 一方面它是因為人的感官「隔閡」而得以產生的、有...

淨化與堆棧之板 藝文

[摘文] 謊言的沒落

世界的一個常態是, 「一個偉大的謊言的創作, 總會導致更多的謊言與藉口的隨附。」於是乎, 謊...

19 年前 - 在前篇所引的 VIVIAN 的話, 其實就是王爾德借她口而說出的。正因為 "unreal rhetoric are delightful", 所以盲從者在情感與意志上不願(而非不能)去認知到謊言的存在。 對盲從的人來說, 即便有一日了解了謊言的不智, 他們也難以否認之, 因為這等於也否認了自己所認同的情感。因此...

淨化與堆棧之板 閱讀

發行人

維克拉倫 (verklarung, aka Peter_Lin)
「我習慣以思考所得寫日記, 對時事的看法常常比重大於對自己的看法。對我而言, 自我的思想, 是一像哲學性的想像。//有時, 寧顯以詩來表示模擬難辨的心情物語。不過, 我是有點害羞的, 直指心底的詩的語言, 只偶而在公開的文字中洩露數語。藏私, 是社會化的反面, 卻是個人主義者的天地。」 (民89.)
收藏文章 315
訂閱人數 6
點閱人氣 36370 上升

僻居獨觀的堆棧報的手機版

我參與的主題(/0)

沒有參與任何主題

熱門關鍵字

留言

    目前沒有任何人留言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