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年前 - 我非常意外地發現,幾乎身邊的親朋好友都不知道,也不關心這件事。一是不知道選舉,二是不知道選舉方法。政府與民意代表合力改變了選舉制度,卻把心力花在意識型態的爭論上,卻不願意花時間解釋選舉制度的改變,也沒有想要教育民眾。我們的媒體也沒有盡到責任,整天跟著那些爭論跑。於是,沒人要投票,也沒人想...
19 年前 - 警方一開始就預設立場認為被害人身中七十九刀不可能是一人所為,在主嫌王文孝認罪、坦承為一人所為、並現場模擬後,仍舊「強迫取供」,好笑的是,這時王文孝第一次供出的共犯並無蘇建和等三人。
19 年前 - 沒有哪一造可以絕對且強烈堅持蘇建和三人有無殺人,或是參與的程度如何。因為,缺乏足夠明確的證據(即使李昌鈺博士背書,法官顯然也不信)。既然如此,死刑,你怎麼判得下去?到底怎樣絕對的信念與證據,讓法官下了這樣的判決?這三人必須以生命來了結這個懸案?
19 年前 - 如果判決只是為了護衛某些法官的面子,以及司法衙門的尊嚴,就是集體性的司法迫害、踐踏人權。同時本件司法悲劇,更是無辜百姓與傲慢司法間的生死對決,律師團絕不認輸,一定堅持上訴、抗爭到底,直到蘇建和三名被告獲得清白公道為止。
19 年前 - 這歷時兩個月的工程會協商會議,名符其實的以「工程」作為最高協商指標,從來都不是前行政院長蘇貞昌所承諾的「保留樂生院最多,影響捷運工程最少」,以「文建會90%方案作為基準討論」,而是「就工程討論工程」,以「絕對不能影響捷運」作為協商重點。而文建會在這場協商大戲中,所被分配扮演的角色,只是個任...
19 年前 - 公共的事務不再是高掛廟堂,皇帝丞相的事情之時,我們的麻煩才要開始。誰叫我們要民主,所以我們就沒辦法偷懶把責任推給別人,然後再咒罵人家。
19 年前 - 綜合起來可以感覺到一件事:新聞記者在「代替觀眾的眼睛」看這些事,特別是在「次文化」上,你一定會感覺到,那種目光像是去動物園觀賞動物一樣,帶有濃厚的「主觀」意味在。 說得更明白點,這像是站在「主流」,看待「次文化」,而這裡的主流就是「電視新聞媒體」,背後代表的也正好是目前的消費主流族群世...
19 年前 - 現在是不準備跟地方做正面衝突就是了。當然啦,我們也理解任何社會運動都逃不了政治運作,也虧得目前正是民進黨總統初選的緊張時刻,單挑蘇貞昌目前看來是個有效的策略。 不過,跟地方溝通這件事,到底有沒有人能夠多少去努力一下,至少也擺個姿勢啊! blogger不是樂生自救會、不是樂青,除了在網路上...
發行人
墨狼報的手機版
我參與的主題(0 /0)
訂閱報(13)
熱門關鍵字
訂閱動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