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年前 - 有時在網路上亂晃,真的會看到一些莫名其妙的新聞,看久了就不知道是真是假了...
19 年前 - 沒有哪一造可以絕對且強烈堅持蘇建和三人有無殺人,或是參與的程度如何。因為,缺乏足夠明確的證據(即使李昌鈺博士背書,法官顯然也不信)。既然如此,死刑,你怎麼判得下去?到底怎樣絕對的信念與證據,讓法官下了這樣的判決?這三人必須以生命來了結這個懸案?
19 年前 - 多久了,你沒有靜下心來好好思考了;多久了,你的思緒奔放,像個不羈的野馬;多久了,你已經忘卻了追求純粹的感動。坐下來,好好思考一下吧: 這一生,你追求什麼? 然後用盡你的一生來實踐吧! 人生短暫,就認真活這麼一回吧!
19 年前 - 衛生紙能不能放廣告?這就看創意了。這次去歐洲剛好在海德堡的某一間餐廳廁所內看到擦手紙的廣告。廣告中甚至還有 Coupon (Gutschein),不過拿這麼大張而且形式特殊的 Goupon 去買東西可能還真的需要一些勇氣。
19 年前 - 另一部作品《死神的精確度》,讓我著迷的死神「千葉」登場了,比起《死亡筆記本》的路克與雷姆,千葉顯然成熟冷靜有趣多了,死神化身人類各種面貌與年齡層,不同的背景身份,他們接收了「情報部」提供的資料之後,會到人間來「出差」,七天之內,如果認為此人「該死」,就會簽下「認可」的報告書,隔天,該名受...
19 年前 - 記者對「操作」媒體的人有所憤怒,其實是對整體環境的憤怒,但是有趣的是他們憤怒的對象,卻選擇性地指向樣在這個環境裡的「弱勢者」及「受害者」,而非有權力的政治人物、明星與媒體高層;在一個壓迫性的結構裡,「弱弱相殘」是常態,記者的情緒,不過反映了這一個常態。
19 年前 - 綜合起來可以感覺到一件事:新聞記者在「代替觀眾的眼睛」看這些事,特別是在「次文化」上,你一定會感覺到,那種目光像是去動物園觀賞動物一樣,帶有濃厚的「主觀」意味在。 說得更明白點,這像是站在「主流」,看待「次文化」,而這裡的主流就是「電視新聞媒體」,背後代表的也正好是目前的消費主流族群世...
19 年前 - 收視率?對喔,原來大家雖然立場不同、檯面上吵翻天,不過追求經濟繁榮、全家溫飽的目標還是一致的;這麼簡單而深遠的道理,剛剛怎麼沒想到?
發行人
墨狼報的手機版
我參與的主題(0 /0)
訂閱報(13)
熱門關鍵字
訂閱動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