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年前 - 藉由一個年級接著一個年級讓學生不斷的自由聆聽、欣賞,以及學校老師個人化、系統化、生動活潑的課程介紹,從學生實地感受、接觸與認識中所建立那份對音樂的多元知識就會來得自然而生動!久而久之,孩子自然培養出對古今音樂與藝術的基本感受力與欣賞興趣,有了感受力與興趣,就會出現鑑賞力,那音樂與藝術就不...
19 年前 - 時常覺得,認識芬蘭各個層面的傳奇故事,能讓我心中燃起檢視自我的思索。瞭解芬蘭成長歷史的深層心理與文化哲思,能讓我在深入探索一個民族的個性與過往,對國家發展影響之大,令我望而生畏。或許也一如自己先前說過的,當我住在大國時,世界只有大國…… 住在小國時,世界反而變得寬廣……
19 年前 - 幾年後在不同的洲際進出搬遷,我們來到了光譜的另一端,一個經常言談間不時自詡為「小國」的「進步」國家。她沒有石油、沒有優厚的自然環境與天然資源,連人口都只有 500 萬出頭,但時常在他們的演講、私下談話場合,大家幾乎無一例外的都慣稱自己是「小國」,而非「巨人」。第一次聽到這裡的人民如此描述著,...
19 年前 - 我一直認為芬蘭教育理念與教學方式中,有一種和亞洲或是俄式訓練上很不同的風格;打個大家耳熟能詳的比喻,就如同大自然森林中的「樹,Tree」與「林,Forest」!我們熟知的教育是一種「先見樹再見林」的感覺,而芬蘭或一些西方國家的教育模式比較像是「先見林再見樹」! 「先見樹」與「先見林」的差異到底...
發行人
Yolanda報的手機版
我參與的主題(0 /0)
訂閱報(10)
熱門關鍵字
訂閱動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