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讀下來的感覺是這樣:不能說不對,究竟「宅」沒有絕對的定義,但整個文章的鋪陳,像是先定義出一個「宅市場」,然後再針對這個主軸去找材料佐證這個市場的存在。
我們若能善用錄放影機或其他工具(如TiVo),再建立多元的推薦機制(如媒體觀察基金會每季的「兒童暨青少年優質節目」評選),我們也能從總體低俗的電視生態中找出讓人驚豔的好節目,給自己美味的精神食糧、也為默默耕耘的電視工作者喝一聲彩
公司員工上班時間在社交網站Facebook上沖浪﹐有可能讓澳大利亞公司的生產力每年損失數十億美元
很好奇,這些儲存空間是否有提供外連的服務?還是只是個人的網路硬碟而已?不曉得有人使用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