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 包青天!(劉秉郎)

這是劉秉郎在6/29宣判前夕寫下的感言。蘇案的16年纏訟,讓劉秉郎從嚮往成為法律人的少年,成...

19 年前 - 偶而想想,一個嚮往法律的少年卻為司法所害,真是諷刺。但,這十幾年,你說我有沒有白活呢?在獄中,我曾經非常害怕亡,我一下子被判,一下子又被駁回,我的生命像一條橡皮筋似地被無限拉大又彈回原點...後來,這案子愈來愈多人知道後,我的得失心卻能漸漸放下,我發現,我在意的是社會大眾能否清楚...

生活

蘇案粗糙卻可判人事司法制度+美國改革研究

廖元豪老師將蘇案跟美國刑事制度進行比較,點出「我國欠缺官方以外的刑事鑑識單位」,連帶使得...

19 年前 - 當然,這也許跟我國欠缺官方以外的事鑑識單位有關。美國可以找出一拖拉庫的鑑識實驗室或研究單位,並在某些案例(通常也是有錢的被告...)與官方對抗並找出官方證據之不足。但我國動輒說「要相信事局」...被告為什麼該相信事警察局的鑑識?事實上,如果依照前述的研究報告,「欠缺獨立於事局以外的鑑識...

評論

發行人

蘇案平反平反行動大隊
2007年6月29日,高等法院更審宣判「蘇建和、劉秉郎、莊林勳死刑」,讓蘇案又回到原點。為了蘇案平反,更為了台灣司法改革與進步,蘇案平反行動大隊展開第16年救援行動。
收藏文章 33
訂閱人數 1
點閱人氣 16963 上升

蘇案平反平反行動報的手機版

我參與的主題(/0)

沒有參與任何主題

熱門關鍵字

留言

    目前沒有任何人留言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