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述】現在,以樂生講堂的名義,與自救會、樂青、苦勞網、IDEA等各團體,發起了一個「捍衛樂生,727築牆行動」。我們希望在七月二十七日當天,以院區內就地找到的材料為主,建造一個「台灣公共衛生犧牲者紀念牆」,表達我們不放棄決心。我們已經邀集了許多的社運團體貢獻出她們的旗幟,作為此紀念牆佈置的一環,我們也已經收集了過去在樂生院犧牲的院民資料,...
【引述】司法除了「勿縱」、補償受害者的傷害外,司法還有「勿枉」的一面,依據證據法則、讓該負責的人負責的「勿枉勿縱」,才是人類設計「司法制度」解決社會紛爭的原始用意,而這也是民間團體這十幾年來透過蘇案、提出台灣司法需走出過去威權殘餘的願景。
【引述】此次座談會,我們將邀請律師、法學教授及專業法醫師,針對此次蘇案判決書內容,一一解析,究竟法官的判決是否經的起最根本的「無罪推定」原則及「證據法則」考驗!
【引述作者留言】經過這次的搶救事件,我更加肯定在地文史、環保社團等NGO的功能、角色,只有持續地關注某一個地區,當地才有可能抵抗開發思維下、地方感逐漸消匿的趨勢。如果不是這些組織,連這樣的消息都不會有。
這樣的在地深耕,的是一種沒沒無聞、乏人掌聲的苦力工作。
【引述】我們不能接受這樣不負責任的司法,讓蘇建和等三人十六年來在生死之間徘徊,受盡折磨,也讓台灣人民對於司法失去信任。因此,蘇案平反行動大隊將持續爭取蘇案的平反,終結司法的不公,防止法官專斷。
我們在此提出下列四項訴求,請求社會各界連署支持,建立值得人民信賴的司法,平反蘇建和等三人的冤屈,還給他們清白與屬於他們的人生:
一、死刑案件應...
【引述】這16年來,民間團體也沒有放棄,持續關注「蘇案」,從法庭旁聽記錄到聲援行動,不斷透過「蘇案」推展人權觀念、進行司改運動。而這星期五6/29,宣判時刻的到來,也將驗證台灣的司法是否能掙脫「面子文化下的人情壓力」?是否能回到「證據法則」來拼構真相、做出判決?如此審慎以對,才能讓受害者得到安息,也才不枉蘇建和、莊林勳、劉秉郎三人停滯16年...
【引述】再見蘇案,蘇案再見
~6/27~28,走向黎明,祈福靜走;6/29陪蘇建和三人法庭聆聽宣判
人本教育基金會、台灣人權促進會、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以及所有關心蘇案的夥伴們,邀請您再次看見蘇案;也希望這次6月29日高院的宣判,能夠真正的向蘇案說再見,讓蘇建和、劉秉郎、莊林勳三人做了十六年的惡夢,能夠就此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