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年前 - 既然漠視,那就沈默吧,讓它拆吧~這個島嶼反正不乏拆除的動作,也不乏開發的動作,也不乏建設的動作。不要等自然反撲才悲嘆,不要等失去記憶再來談歷史。就拆吧!讓你我的沈默變成島嶼的共業。
19 年前 - 難道我們這樣一個社會,卻沒有能力讓這群曾被錯誤的政策驅趕至邊緣角落的老人家,在熟悉的,親手創造的家園裡安享晚年?連幾年都不願意?要這樣趕盡驅絕的強有力原因是什麼呢?
19 年前 - 樂生病友一個又一個令人心碎的故事、樂生存在與出現的過往歷史、樂生為何成為捷運建設重大爭議問題的來龍去脈、公共政策選擇院區保留方案的資訊公開、捷運工程技術方案選擇的過程,都消失在主流商業媒體的新聞內容中。 幸運的是,有仍有些許新聞媒體工作者,在商業媒體的新聞控制與壓抑下,仍挺身而出,作了...
19 年前 - 就因為是藍綠共謀的「歷史共業」,所以實力派的政治人物絕不想碰樂生,即使聲援也是口惠居多;媒體基於市場和政治形勢的研判,自不可能對樂生有興趣,叩應談話節目更是避樂生而遠之;更重要的是絕大多數國人,長期受到「經濟發展」(如今更通俗的說法是「拚經濟」)意識的濡化,加上本國政府的右手(財經交通部...
19 年前 - 此後,樂生的議題漸漸浮現,聲援團體越來越多,而自己也以生活的忙碌等等,覺得既然樂生的事有人在管,我也不必多管閒事了!然後,樂生院的命運就是今天被貼限期拆除公告。
19 年前 - 越來越多比主流媒體更豐富的資訊,更真實的情感與紀錄,正逐步突破由政客、警察、資本、媒體所織成網羅,四處擴散。 但,網路的力量只能如此?部落客只能紀錄與串連?網友只能感動與轉貼?有沒有更進步的力量與更大的可能,讓網路就是運動,讓部落客就是撼動!
19 年前 - 雖然說,關於地方派系、土地利益、財團掛勾這種事,早在某些人的文章中就已暗藏線索,但是聽人這麼「直接地」說出來,還是挺,咳,挺爽的。「樂生的背後是政治?」嗯,是政治。而且還是最基本的政治利益呢。
19 年前 -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堅持保留樂生的這些人這麼強硬、為甚麼要求這麼多、為甚麼一定要那麼貪心,90%耶,你們不會要求太多嗎?就不能妥協一下嗎?
發行人
anarch報的手機版
我參與的主題(0 /0)
訂閱報(41)
熱門關鍵字
訂閱動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