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年前 - 新聞能「客觀」嗎?當我們決定如何「畫線」,如何「客觀」的當下,不就是一種「主觀」與「偏見」嗎?當媒體「客觀」的同時,不就在主觀地告訴讀者該從什麼角度理解事件?不就在有意無意招喚著人們站在媒體早已設定好的戰鬥框架嗎?與其侷限於充滿主觀價值的「偽客觀」,倒不如深入揭露更多的事實與不義。
19 年前 - 若是佔據特定位置人物把該位置所帶來的優勢視為當然,那麼就容易把別人的批評視為攻訐、陰謀論。
19 年前 - 筆者想提醒的是,既然自認為「來自學界」,就請負起教育責任,所說與所做言行一致,大家會感佩這些文化人的風骨;當有權力的人不作為,非要逼到沒有權力的人來採取行動,也就不要感嘆現在的狀況未甚麼這麼混亂?
19 年前 - 許多人質疑,張翠容以記者身份來台觀察,卻被介紹而上台發言,究竟有無媒體的「中立客觀」專業存在?輔大心理系教授何東洪認為,「客觀是報導者跟行動者間 的主客關係,中立則做為所謂職業立場。」他表示,媒體如何擺放自己的說話位置若沒搞清楚,就會一直陷入所謂客觀中立的迷思。
19 年前 - 每個人關注樂生的出發點都不同。但是共通的價值,絕對是善意的。這場遊行絕沒有要脅要拆除誰的住所,威脅要把任何人送進高樓病房,不發車馬費、沒有里長民代會動員遊覽車,更沒有以刻意二分化的開發/保存零和假命題,去愚弄社會大眾與新莊市民。我們所有的,支持我們這麼做的,只有善意。表達真相的善意、對漢生...
19 年前 - 樂生/捷運事件中,資源空間的分配選擇,考量的是地方上的可發展性與邊緣性。迴龍地區在「公共建設」的美好口號下,依舊是犧牲的基底。然而迴龍居民仍然巴望公共資源的「施捨」,卻忽略在地資源轉化的可能。一位家住迴龍的大學講師指出,無論新莊建設如何,新莊人就業、就學,都必須也必然往台北跑。「新莊若沒...
19 年前 - 台北捷運平均長度比倫敦地鐵短約10公里,最長的一條線(35.7公里)還比倫敦地鐵平均長度還要短,如果把倫敦紅線(Central Line)拿到台北來,可以一路從台北市坐捷運坐到新竹市沒有問題。 那問題出在哪? 我並不是要說台北捷運非得追上倫敦地鐵不可,只是當全球的大都市都在進行衛星都市與副都心整合的同時...
19 年前 - 行政院暨可依行政程序要求北縣府撤回拆遷公告;亦可依文資法責成文建會將樂生院暫定古蹟,以利古蹟審議指定作業。但我們卻見到,蘇揆放任其大弟子吳秉叡大鬧立院,杯葛攸關樂生保存之漢生人權法案二讀協商;我們只見到蘇揆在民進黨總統初選前對樂生釋放口惠,卻對4/16日拆遷公告毫不作為。
發行人
anarch報的手機版
我參與的主題(0 /0)
訂閱報(41)
熱門關鍵字
訂閱動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