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年前 - 「這種行為簡直就像一巴掌打在明基廠失業工人臉上一樣的低劣、傲慢」德國金屬工會發言人Georgios Arwanitidis向柏林日報記者表達憤怒,他強調,明基應該將贊助的錢用在因明基而失業的工人身上。…來自明基德國慕尼黑廠工會代表的批評就比較直接了,「先把工人往外丟,現在卻有3000到4000萬歐元可以花」他...
19 年前 - 台灣雖有民主之名卻無民主底蘊,認同政治大殺四方的結果導致了政治日益部落化,統獨認同標籤讓想掙脫的人被五花大綁,有癮頭的人則被徵召為護(建)國兵卒。從而,這種入魅之境既壓抑了社會利益分化的現實,更遍尋不著具有理性審議能力、明辨自己權利義務的公民主體。是以,左與右的座標提出不啻台灣政治的除魅...
19 年前 - 計畫經濟也不是什麼十惡不赦的東西,古巴算不算計畫經濟、有什麼修正空間,都可以討論,比方說,要是沒有美國禁運,古巴的計畫經濟會不會成功(但這又牽涉一島社會主義的問題)?計畫經濟是制約誰?該不該制約?如果有「部分」計畫經濟,又該制約誰呢?這裡的「制約」都會牽涉到「人權」與「自由」的問題,絕對...
19 年前 - 『其次,張文說古巴人民能夠吃的飽,已經比別的地方好,所以說認為他們應該吃的更好是一種無知的看法。然而,誰有資格跟古巴人民說,你們能吃飽就應該知足?我們在當地確實聽到不少計程車司機和路邊小販不滿他們的薪資,希望努力賺點外快,來讓家人吃的更好。這是一種真實的吶喊』
19 年前 -
19 年前 - 長久以來,政府一直很想興建蘇花高來帶動當地的觀光產業,也為了地區均衡發展而努力,這應該是值得讚揚的事。但實際上,這種作為卻會成為美麗花東的危機。大家都知道,自然景觀是台灣打造無煙囪工業的先天優勢,而蘇花公路的興建,卻極有可能破壞這一切。政府以蓋了蘇花高即可增進觀光區客員為由,想要製造政績...
19 年前 - 重點不在於喊誰為國父、誰起義、誰暴亂、誰殖民、誰治台,更不在台灣的歷史教育內容要台灣化還是中國化,而是將這些史觀的形成脈絡授予學生,然後由學生經由收集資料、和老師及同學間的討論而讓學生有自己的判斷。
發行人
anarch報的手機版
我參與的主題(0 /0)
訂閱報(41)
熱門關鍵字
訂閱動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