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述】
許多社會運動,很多時候是看見了一個極珍貴、或碩果僅存的「價值」即將被人為的作為所毀滅,因此他們決心捍衛,即便是和各種多數、現實、利益有所衝突,他們也要抗爭到底。我想起記錄興建長江三峽水壩的紀錄片《淹沒》,片子的最後一幕,花了好幾年才興建完成的住家高樓,為了要蓋新水壩,就在爆炸聲中一一的崩毀碎裂。這一刻的震撼,彷彿預示著「人」...
【引述】我以為紀錄片導演並不是一個只顧著創作,單純完成拍攝、剪接的製片機器人,他更應該捍衛自己的立場,去關心並了解這部影片拍好後將被怎麼播放,怎麼被使用。楊導演的這番話顯然透露了他對於放映後所引發的爭議企圖卸責,「映演」當真能與導演脫離關係嗎?
這些看來「速成」的放映方式,真的就像是無法拴緊的水龍頭,一旦開啟,沒有人可以預料影片播出...
【引述】我以為紀錄片導演並不是一個只顧著創作,單純完成拍攝、剪接的製片機器人,他更應該捍衛自己的立場,去關心並了解這部影片拍好後將被怎麼播放,怎麼被使用。楊導演的這番話顯然透露了他對於放映後所引發的爭議企圖卸責,「映演」當真能與導演脫離關係嗎?
這些看來「速成」的放映方式,真的就像是無法拴緊的水龍頭,一旦開啟,沒有人可以預料影片播出...
【引述】紀錄片真正能鞭辟入裡的關鍵在於「態度」。在《Darwin's Nightmare》中,那種棄而不捨的追蹤,甚至是利用攝影機直接逼視某些罪行,皆使得此片能穿透表象,直指核心。它示範了紀錄片不只是純粹紀錄,也可以是一種研究推論,自身實踐,展現了紀錄片美學觀的多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