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年前 - 在捷運機廠附近的居民懷抱著淘金夢既不可恥也不可笑,那很實在。只是我依舊無法同意因為「我們居民也跟她們一起可憐了三、四十年」,所以就必須蠻幹到底的做法。
19 年前 - 促進這件事情的公眾討論,是公廣新聞平台無可迴避的責任。「TBS華視新聞雜誌」將在4/16樂生拆遷屆期前後,連續四集推出特別報導和焦點訪談,深化社會對於這個議題的瞭解和討論,希望大家共同對樂生院拆遷與否做思考,影響政府的決策。畢竟,我們關心這件事情到什麼地步,正像徵著我們的社會文明發展到什麼地步...
19 年前 -
19 年前 - 樂生紛擾確實讓很多人疲倦,但90%方案若能獲審議通過,台灣也能擁有與日本同樣美好的願景。反思樂生、捷運與當地社區三贏的可能局面,不僅是許給樂生一個美好的未來,也昭示台灣的福利政策,將走向更人性化的里程碑。
19 年前 - 我們希望,藉由攝影集的出版和攝影展的呈現,讓這群在全球化脈絡下移動的勞工取得發聲的機會,以平實、容易、活潑的方式讓當地社會看見並瞭解,更希望進一步拓展台灣社會對於勞動文化多元面相的視野。
19 年前 - 但我並沒有好好反省、覺悟,想想自己是否擁有直視這片樹籬之後的資格;純粹因為好奇而想走進去看看,這點說實在很不禮貌。
19 年前 - 既然漠視,那就沈默吧,讓它拆吧~這個島嶼反正不乏拆除的動作,也不乏開發的動作,也不乏建設的動作。不要等自然反撲才悲嘆,不要等失去記憶再來談歷史。就拆吧!讓你我的沈默變成島嶼的共業。
19 年前 - 難道我們這樣一個社會,卻沒有能力讓這群曾被錯誤的政策驅趕至邊緣角落的老人家,在熟悉的,親手創造的家園裡安享晚年?連幾年都不願意?要這樣趕盡驅絕的強有力原因是什麼呢?
發行人
anarch報的手機版
我參與的主題(0 /0)
訂閱報(41)
熱門關鍵字
訂閱動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