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述】樂生院,剩不到一個月了。 而或許為了紀錄些什麼,最近有不少朋友揹著他們的相機來到樂生,而blue JOE和小柯為樂生所拍的相片,更打動了不少人。影像對人的衝擊,總是很直接的。而我想周慶輝這段訪談更特別的是,透過他的口,我們得以知道一些關於樂生的小故事,這些故事讓影像更有力量,讓我們在樂生院區漫步時,無法再自外於這個地方。
關於樂生療養院的下一步,munch提出法律層面「醫療」和「古蹟」兩項訴願的戰略,「阻擋錯誤的行政處分,並且讓失職的官員面對法律的懲處。」
以「馬告反國家公園」及「樂生保存」兩項少數住民「說不」的運動,提出深刻、倫理學的哲學思考。
【引述】樂生未到最後關頭,國人實無放棄抗爭、積極救援之理。最須慎思者,若是樂生運動最後仍功敗垂成,此一事件所可能凝塑的人權正義、弱勢尊嚴維護、公衛資產保存、社區溝通諸理念,如何藉由公共論壇、社運傳承落實為全民「共識」,致使弱勢抗爭不致掉入歷史「宿命」,這恐是更為艱鉅的使命。
弱慢從各種數據、工程要徑以及決策過程,證明行政院、台北縣政府、台北市捷運局一貫編造「樂生導致工程延宕長達三年」的扭曲印象,完全禁不起驗證。
【引述】「當真只剩下一個月了麼?」看著疲累不堪卻要強自振作的樂青成員,看著對每個人微笑以對、熱情招呼的樂生院民。這個問題,沒有人敢真正問出口。…… 一片黑暗中,有些事情仍在靜靜地發生。點盞燈火,至少能照亮前方,或許我們沒那麼絕望。
【引述】樂生院民們被污名化,樂生青年聯盟何嘗不是?……如果沒有這些人的努力,把議題跟壓力升高到讓足以吸引更多人透過網路來認識這個問題,樂生療養院早就不見了。
作者的重點只有一個:習慣愚民的官僚們,不要以為你可以用工程進度來換算延誤時間,然後將罪名推給樂生院民和聲援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