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述】位於信義區的松山菸廠與新莊市的樂生院,都長滿蒼鬱的老樹,恰如嵌鑲大台北東西兩側的綠寶石,目前卻都面臨迫在眉睫的開發壓力,淡水河兩岸地方政府雖分別有「樹木保護自治條例」,左手植小樹、右手砍老樹的荒謬戲碼卻持續上演。
【引述】相對於複雜的政經利益網絡,新莊居民都是弱勢的小人物,而在社會轉型的歷史長河裡,樂生院民更是弱勢中的弱勢;政治人物硬把「保存樂生」與「捷運通車」對立起來,甚至意圖動員民眾來對抗樂生院這個老鄰居,不僅不道德,也未能符合多數北縣居民的利益。期待台北縣民自己動手搜尋有關樂生的相關討論,甚至實地造訪樂生療養院,或許您會開始瞭解,這個您所...
【引述】『百萬人VS 四十四人!』 宰制者總是能找到方法來正當化其行為。面對核四問題,就說這事關台灣發展,請貢寮鄉親忍讓。到了蘇花高時,會變成請西部人成全東部人發展的權利。到了樂生時,又說這是新莊人的家務事。 所謂的『民之所欲』,只是『開發才是硬道理』的遮羞布吧!
【引述】倘若有自許潔淨(性別情慾正確、白領優越、中高薪階級)的市民欣然應允、服膺,接納國家機器的口號與召喚,真心相信自己的市民參與(將樂生地址與病友視為「阻撓社會秩序」的異己),她(他)無疑地成為意識形態本身的溫順玩偶,必須一再服從其指令,才能在搖搖欲墜的身份位階地圖上取得可悲的一席之地。
【引述】其實,「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公約」正是極少數我國已經正是簽署並經立法院審議批准的「條約」。它不但有拘束力,而且效力至少相當於法律位階。……台北縣政府的拆遷命令,是一個直接限制樂生院民權利的行政處分。它不只是「拆」(物),而且包含了「遷」(人)。它的時效非常急迫,幾乎無法容許任何公共思辯、相互理解對話之空間。而拆遷行動將破壞院民極度...
比起被媒體忽視與扭曲的樂生議題,四位西藏女學生被台灣拒絕入學的新聞更是「邊緣化」得讓人心驚:「她們的期待,實在很渺小,但希望似乎也很渺小」
【引述】樂生紛擾確實讓很多人疲倦,但90%方案若能獲審議通過,台灣也能擁有與日本同樣美好的願景。反思樂生、捷運與當地社區三贏的可能局面,不僅是許給樂生一個美好的未來,也昭示台灣的福利政策,將走向更人性化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