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中天新聞某位紀錄不佳的許姓女記者(以及一位不知姓名的台視記者),在樂生抗議現場,表現出傲慢無知、囂張醜陋的惡形惡狀,以及利用新聞播報的惡意扭曲、斷章取義。
【引述】盧天麟既以勞工身份出任主委,勞委會擁有龐大的資料和幕僚人員,在基本工資的規劃上,更該扮演著對社會解說及還勞工公道的積極角色,不能讓資方予取予求,甚至還打算拋棄勞動基本價值,這絕對不該是將近20年多年來的自主工運所該換來的東西。
【引述】如果新聞倫理課程真是解決台灣媒體亂相的方法之一,那麼,除了傳統的新聞倫理,我們還欠缺什麼樣的新聞倫理?
【引述】對一般勞工而言,套一句一位資深工運幹部的話:「法律千百條,要用沒半條」。只要上過官府、進過法院、或者到警察局做過筆錄的人,恐怕都領教過官爺們和警察的排場、都被一大堆不明就裡的規矩和讓人昏頭轉向的法律條文給嚇倒。熟悉勞動法,不是迷信法律可以解決一切,而是知己知彼,知道自己可以運動的武器,也摸清楚資方可能拿來用的武器。……我們整個...
【引述】無可諱言的,政府開放引進外籍監護工,大大舒緩了民間要求建立長期照護體系的急迫壓力,但是當外勞幫政府/民間這個大忙的同時,我們卻連最基本的勞動人權保障都吝嗇給予!一個負責任的政府除了不應該便宜行事的宣稱的外籍監護工不適用基本工資外,更應該同時檢討與外勞相關的福利措施,如照顧成本可以抵稅,恢復提供喘息服務。因為台灣照護體系不足而自...
任職工會的作者,以詳細的案例配合勞動法令的分析,提醒所有勞動者/上班族面對資方各種要求辭職的狀況,應該注意的事情。
【引述】台灣的確該反省種族歧視,但並非如大支所說「台灣人歧視台灣人」這種,(大支心裡清楚想指責的應該是歧視、背叛台灣男性的台灣女性吧!)。我們應該正視的是對於「外」的恐懼與歧視,以及檢驗自己既自卑又自大的兩極心態。與其困鎖在亟欲支配女性身體卻又無法掩飾自己的自卑,不如好好檢討「台灣意識」論者無意識地陷入性別歧視的問題,繼而學習勾勒出真...
【引述】相對於大國崛起的歌功頌德,日本NHK電視台則在今年四月推出了廿四集的「激流中國」紀錄片,將以一年的時間每月播出兩集,直至奧運前夕。本片強調中國大陸在「和諧社會」大旗下隱藏的社會逆流,例如貧富差距、媒體力量等等,不但詳細刻畫出中國大陸社會底層在經濟發展下所遭受的不平等對待,更有提醒大眾關注社會矛盾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