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年前 - 威權時代所發生的種種不正義,往往既是民主運動的重要推手,同時也對新興民主構成了某種詛咒……我們不難理解,許多現下的政治與道德爭議,都與過去發生的不正義有關。正因為歷史上的不正義,往往是今日許多怨懟、衝突與仇恨的來源。所以,為了社會的進步與和解,為了公義的伸張,我們理應有效地面對、處理這些...
20 年前 - 種族主義也不像一般人所想像的,要叫黑人「黑鬼」(Negro),或穿著納粹符號的衣服,才算是種族主義。種族主義總是深藏在日常生活的語言裡,當一個強勢民族,用自己的刻板印象(Stereotype)曲解弱勢民族的生活、傳統與文化,也是一種貨真價實的種族主義。
20 年前 - 近年來勞委會將施政重心放在修法、立法,對於增進勞方集體力量對抗資方,卻反而予以弱化,工會淪為政黨附庸的情況日趨嚴重,勞方在勞動力市場上的議價能力越來越弱,這已經造成近幾年來實質工資不升反降的情況,基本工資就算調高,資方私底下要求「共體時艱」,勞方會有實力拒絕嗎?從勞退新制的例子來看,勞委...
20 年前 - 媒體最大的功能是再現,讓事物以一種狀態出現眼前。當樂生的紀錄片,開始在螢幕上流轉,時間開始跨界,生命相互交會。
20 年前 - 「這種行為簡直就像一巴掌打在明基廠失業工人臉上一樣的低劣、傲慢」德國金屬工會發言人Georgios Arwanitidis向柏林日報記者表達憤怒,他強調,明基應該將贊助的錢用在因明基而失業的工人身上。…來自明基德國慕尼黑廠工會代表的批評就比較直接了,「先把工人往外丟,現在卻有3000到4000萬歐元可以花」他...
20 年前 - 我們就是如此被層層的監牢所圍困著,就像樂生院的存廢問題,在社運的圈子裡再怎麼被建構出一個道德正確,也無力扳回整個城市向「拚經濟」這種集體無意識的傾斜。又假若國家統獨的爭辯最後終於理出一條通往「和平」的康莊大道,全球化底下的貧富不均也許更令民生無以為繼。
20 年前 - 計畫經濟也不是什麼十惡不赦的東西,古巴算不算計畫經濟、有什麼修正空間,都可以討論,比方說,要是沒有美國禁運,古巴的計畫經濟會不會成功(但這又牽涉一島社會主義的問題)?計畫經濟是制約誰?該不該制約?如果有「部分」計畫經濟,又該制約誰呢?這裡的「制約」都會牽涉到「人權」與「自由」的問題,絕對...
20 年前 - 『其次,張文說古巴人民能夠吃的飽,已經比別的地方好,所以說認為他們應該吃的更好是一種無知的看法。然而,誰有資格跟古巴人民說,你們能吃飽就應該知足?我們在當地確實聽到不少計程車司機和路邊小販不滿他們的薪資,希望努力賺點外快,來讓家人吃的更好。這是一種真實的吶喊』
發行人
anarch報的手機版
我參與的主題(0 /0)
訂閱報(41)
熱門關鍵字
訂閱動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