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年前 - 追根究柢,最核心的議題在於集會遊行的管制。大法官會議已於第445號解釋指明:「集會自由」為實施民主政治最重要的基本人權。社會必須容許不同意見的存在,才能避免民主政治墮於腐敗。我們一方面期待《集會遊行法》盡快由事前許可制改為自願報備制;另一方面更寄語警方,不要以敵對心態對待集會遊行的群眾,遊...
19 年前 - 樂生病友一個又一個令人心碎的故事、樂生存在與出現的過往歷史、樂生為何成為捷運建設重大爭議問題的來龍去脈、公共政策選擇院區保留方案的資訊公開、捷運工程技術方案選擇的過程,都消失在主流商業媒體的新聞內容中。 幸運的是,有仍有些許新聞媒體工作者,在商業媒體的新聞控制與壓抑下,仍挺身而出,作了...
19 年前 - 樂生院,剩不到一個月了。 而或許為了紀錄些什麼,最近有不少朋友揹著他們的相機來到樂生,而blue JOE和小柯為樂生所拍的相片,更打動了不少人。影像對人的衝擊,總是很直接的。而我想周慶輝這段訪談更特別的是,透過他的口,我們得以知道一些關於樂生的小故事,這些故事讓影像更有力量,讓我們在樂生院區...
19 年前 - 拆遷公告,成為政府部門實際行動的宣告,在這個宣告中,產生二個行政作為,一是迫遷院民、另一是拆毀樂生。那麼,二項針對院民與建築的危害,分別可從醫療糾紛與古蹟審查的角度進行訴願。
19 年前 - 所有的運動的肇始,都不是一種理性的思維與推理,它而是起因於一種具體感受,不管是當地住民所表達的原始感受,或是外來者浸潤於這個地方所體會的感受,這個感受雖然很具體,但也必然很模糊、很難形容,人們很快就會給它一個名字,或許是「同情」或許是「憤怒」,以便使它川流不息的情況得以稍稍穩定....
19 年前 -
19 年前 - 就因為是藍綠共謀的「歷史共業」,所以實力派的政治人物絕不想碰樂生,即使聲援也是口惠居多;媒體基於市場和政治形勢的研判,自不可能對樂生有興趣,叩應談話節目更是避樂生而遠之;更重要的是絕大多數國人,長期受到「經濟發展」(如今更通俗的說法是「拚經濟」)意識的濡化,加上本國政府的右手(財經交通部...
發行人
anarch報的手機版
我參與的主題(0 /0)
訂閱報(41)
熱門關鍵字
訂閱動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