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述】2008年的奧運會要在北京舉辦,使得中國擺出了寬容姿態,放鬆了外國媒體的採訪限制。向來對外國媒體戒備森嚴的西藏也露出了微笑,但這笑容是真誠的還是虛偽的,笑容後面是光明磊落的真實還是精心安排的節目,那些到西藏採訪的媒體記者很清楚。
【引述】移民政策的建立,不只是為了「他們」,也同時定義「我們」是誰。以國際人權的尺度跨越族群與身份的差異,以多元文化的角度追求公民社會的整合,我想擁抱的是這樣的一個國家,我想加入的是這樣的聯合國。
【引述】很高興今年同志遊行,有許多政治人物關心同志族群及性別弱勢的議題。長期以來同志與許多性別弱勢的朋友在社會上遭遇許多困難跟不平等的對待,這些困難有的來自於社會長期以來的歧視與污名,不平等的對待許多則出現在國家法令制度的設計不良。同志及性別弱勢的朋友對於政治人物願意開始關注這些問題感到欣慰,但也希望這些關心不是來自於短期政治操作的考...
【引述】看來,種族主義者的絞刑環,套住的不是他人的肉體,而是他們自己的靈魂----始終充滿偏見、歧視與敵意的靈魂。
【引述】後援會是TIWA決定減少對官方資源的依賴(其實能要到的也很少),希望與在地社群建立關係,尋找資源的新嘗試。我們期望能募集100名會員,透過會員每月固定捐款500元,獲得至少五萬元的收入,用來支付房租、水電等基本開銷,讓我們得以撐起一個空間,作為力量集結的基地,也作為移工的中途家園。
請容我們試辦一年,讓TIWA在獲得各位的支援後,能在這...
【引述】自由時報的反應,已經顯示出在層層政商關係下的媒體,不可能在這種事情上,為它的記者出面(曠文琦vs.郭台銘事件,已經充分證明這一點),在我們無法期待有勇氣的報老闆的時候,那我們是不是可以起碼期待一個有勇氣的記者團體、重新反思「專業」的意義、並以集體的力量,去面對對「專業」的欺凌?
【引述】台灣在國際事務的參與上是被排擠沒錯,但在資訊這麼流通的社會中,台灣人極度不關心國際事務也是事實,媒體在這裡也要負極大的責任。在你我都不關心的情況下,台灣加入聯合國後,還是再任由台灣代表團在裡面混吃摸魚,當投票部隊?台灣要在裡面做什麼?在人權、裁軍、人道等等部分,包括中國等大國都夠偽善了,台灣進去是去學習中國的,還是要走不一樣的...
【引述】在台灣第一大報的自由時報當大記者的小美讓我知道,不論是在大報還是小報,大媒體還是小電台,官方要惡整記者,是不管媒體大小的,再大的媒體,只要評估惹得起,就會去惹,還會與報社一起整。……所以這次自由時報對小美開刀,能不讓亂源之一的自由時報付出代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