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年前 - 許多人質疑,張翠容以記者身份來台觀察,卻被介紹而上台發言,究竟有無媒體的「中立客觀」專業存在?輔大心理系教授何東洪認為,「客觀是報導者跟行動者間 的主客關係,中立則做為所謂職業立場。」他表示,媒體如何擺放自己的說話位置若沒搞清楚,就會一直陷入所謂客觀中立的迷思。
19 年前 - 樂生/捷運事件中,資源空間的分配選擇,考量的是地方上的可發展性與邊緣性。迴龍地區在「公共建設」的美好口號下,依舊是犧牲的基底。然而迴龍居民仍然巴望公共資源的「施捨」,卻忽略在地資源轉化的可能。一位家住迴龍的大學講師指出,無論新莊建設如何,新莊人就業、就學,都必須也必然往台北跑。「新莊若沒...
19 年前 - 立委賴幸媛氣憤難當地表示,從未出席前幾次會議的吳秉叡劈頭就說:「這法案今天不要想過!」她說,這些既得利益者從來沒有出席過會議,今天一出現,居然立刻推翻其他委員討論過7次以上所得結論,尤其是第3條的在園保障與保留區指定,「剛剛的狀況,簡直就是暴力瘋人院!」
19 年前 - 在捷運機廠附近的居民懷抱著淘金夢既不可恥也不可笑,那很實在。只是我依舊無法同意因為「我們居民也跟她們一起可憐了三、四十年」,所以就必須蠻幹到底的做法。
發行人
anarch報的手機版
我參與的主題(0 /0)
訂閱報(41)
熱門關鍵字
訂閱動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