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薪的視界,竹科人的悲哀(jimmy's)

「號稱國家上生產力最高,技術最頂尖,報酬最優渥的一群人,難道就只有這樣嗎?還是一切都是高...

20 年前 -

評論

這些人得要對未來的台灣人負責(Mark's Place)

政治人物慣以政治手段解決專業問題,把局勢搞混以便讓自己的身段看來高深一些,煽動群眾以致他...

20 年前 -

評論

企業,要不要對社會負責任?|火燒之島

許多企業都標榜「取之社會,用之社會」作為企業形象的必然之一要素,然而,絕大多數企業營利對...

20 年前 -

評論

[社會] 國際特赦組織的街頭廣告|言之無物

一個以鼓躁爆料為尊崇價值的社會,或許將愈來愈喪失「見賢思齊,見不賢內自省」的力道與動機,...

20 年前 -

評論

傳媒炒作? - 網絡暴民 Jacky’s Blog

媒體放大事件效應的本領,有時可能耗費過當社會資源、社會成本,極端且複雜化地處置原本可能獲...

20 年前 -

評論

龍應台:誰的添馬艦 ——我看香港文化主體性|香港獨立媒體

一個企求立竿見影短視近利的強勢有為政府,在國際競爭力與文化主體性的權衡之間,許多必然的作...

20 年前 -

評論

村上概念股,阪神阪急,島內效應|...::One way ticket or round trip::...:

媒體在有限的傳播資源與視聽眾注意力之下,若不發揮新聞專業來選擇新聞素材,一味商業掛帥炒作...

20 年前 -

評論

發行人

Jas
全世界的創作是對全世界乏善可陳的反動。 在理想網路世界,每一片面主觀藉由彼此引用互動而客觀。
收藏文章 1007
訂閱人數 57
點閱人氣 72263 上升

Jas報的手機版

我參與的主題(/0)

沒有參與任何主題

熱門關鍵字

留言

    目前沒有任何人留言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