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的概念來自於網路的普遍現象。在網路上我們常常可以見到,某些有號召力的個人,或者是共筆群,在經營某個主題時,往往每日招來數萬人的點閱。這種龐大的人潮,若能與實體書店結合,就能發生許多有趣的現象。」
讀者的閱讀行為有什麼變化呢?用最簡單的說法就是,「閱讀M型化的時代」已經來臨。也就是說,讀者被區分成兩個大類,一種是大眾暢銷書的讀者,一種是類型閱讀與專業閱讀的讀者,而夾在中間層次的讀者,因為人數減少,難以支撐原有的出版書種,所以成為一種風險較高的出版目標讀者。」
「德語課是本大部頭的小說,中文翻譯足足有540頁,價錢是很實惠的350元。鉅細靡遺的講述戰時西吉一家全力「履行職責」過程,也暗寓德國的民族性和戰時因而扭曲的行為標準,從小見大。」
《追風箏的孩子》譯者李靜宜的翻譯告白。
「在翻譯《追風箏的孩子》的過程裡,我很努力想用簡單的文字,呈現原文那種質樸淡然的感覺。有人覺得,這本書的敘述方式太過平鋪直敘,缺乏修辭技巧。但我卻覺得,用繁複的文字表達情感,固然較容易有戲劇效果,但是平淡的文字,卻往往更容易感動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