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風格若沒有融進「日常生活」(非僅百貨公司,非僅特定地區、建築),那其實也只是一種純粹的「風格」而已,並無生活可能。
寫的人語輕情重,後面一缸子留言更是讓人欷吁含淚(太感動)。從網路到實體這件事,這幾年來不斷的在我們的生活中發酵且實現著,能躬逢其盛,也許正是我們這一代的幸運。
凱洛的「本週Twitter速記」,可謂「有了twitter之後的日記書寫」示範,相當精采。(不過,超過字數了,應該給一個ooops!!:p)
『「好的朋友是double,不好的朋友只是trouble。」
但我是別人的double,還是trouble?關於這問題,我還得好好想想。』
「搭計程車是最都市的事件,這意思不是鄉下沒有計程車,而是它為人實證了「時間就是金錢」的冷酷異化,以及緊窄,密切,一對一,卻瞬間建構轉眼解構的失重關係。我們立身街邊路口機場外,伸出手,隨流觸緣遭遇一車,在通常讓人伸不直腿的小鐵殼裡,打開車門與關上車門之間,與某個完全的陌生人,相互占據彼此一段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