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年前 - 說到底,這本書就是根基於台灣工運的漫漫長河。二十年來持續接力的組織工作者、與前撲後繼的國際移工,累積了結集與記錄的活水源頭,我僅能掬取流經眼前的一點水流,映照現實的倒影,不願意、不甘心被主流歷史遺忘於無言大漠
18 年前 -
18 年前 - 「我想把這顆巨石當作一封陳情信,它將會是史上最沉重的陳情信。」不只因為石頭的重量,更因為「它包含著樂生人沉重的荒謬人生」。
18 年前 - 我更想要質疑的,是這整個系統。在這件事情爆發很久以前,就有許多黑心食品或產品案例傳出。或許大家會隱隱有一種感覺,那就是我們完全生活在一個不知底細的系統上。我們不知道這個系統如何運作,怎樣為我們下決定,卻要毫無條件地以生命安全來承擔這個系統加諸於我們身上的結果。
18 年前 - 真正的問題出在:台灣對食品安全的管制政策是不是太被動,我們能不能有效出擊,在全球食物供應鏈已經如此緊密的情況下,找到積極管理的方法。當人民對食品安全有疑慮時,是否能夠得到充分足夠的資訊? 真正的問題也出在:現代社會是不是太依賴加工食品。並且在這樣的過程中,給予食品工業出現道德危機的誘因...
18 年前 - 《偽鈔風暴》提出了一個不斷翻轉的立場,只要政治風向不一樣,人的利用價值不一樣,英雄與罪犯可以在一個念頭之間翻轉。在裡面沒有堅定的英雄角色,相形之下也沒有萬惡不赦的角色,以往的罪犯可以成為納粹的座上賓,又可能是戰俘,也可能是英雄,端看政治風向如何,立場如何。這也是非常後現代的觀點,沒有穩定...
18 年前 - 《海角七號》掀起熱潮,連帶讓故事發生地的恆春,重新再被注意。但是電影場景,其實並非只在恆春拍攝,包括夏都旅館所在的大灣沙灘,以及出現在電影中南灣、白沙、萬里桐、滿州、保力等地的畫面,實際電影拍攝遍布恆春半島各地,找出最美的地景,構成電影的影像語彙。 電影裡,從恆春在地精神,做出對財團佔...
18 年前 - 人類歷史上的奴隸制度或許消失了,但是制度廢除兩百年後,實質的販賣人口活動卻竟然方興未艾。或許是因為不再看見整船整船的人被迫離開自己的故土,像載運動物一樣跨過大洋,到另外一個國家作次等人類,或者是說,所受的待遇連禽獸都不如;因此我們下意識認為「奴隸」二字屬於十九世紀的觀念。然而,若是讀了舊...
發行人
陳雨漣報的手機版
我參與的主題(0 /0)
訂閱報(26)
熱門關鍵字
訂閱動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