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年前 - 最近有幾幀塵封已久的老照片公之於世﹐總算略為揭開了兩位大師交惡的秘辛﹐攝影師莫亞是馬奎斯的老朋友。照片日前刊布在墨西哥《新聞報》﹐主角馬奎斯的模樣相當狼狽﹐他左眼淤青﹐鼻梁也掛彩﹐顯然剛挨了一拳﹐動手的不是別人﹐就是比他年輕八歲的尤薩﹐原因﹖女人。
19 年前 - 為了美麗的紫斑蝶,政府可以幫忙踩煞車,人們可以忍受交通的不便;但面對樂生的痲瘋患者,推土機難道沒有為弱勢者「轉彎」的餘地嗎?
19 年前 - 根據台灣蝴蝶保育學會和義守大學研究,紫斑蝶遷徙路徑正好穿越國道三號林內段。為引導紫斑蝶安全過馬路,交通部高速公路局今天宣布,將實驗性在林內附近加裝紫外線燈管和防護網,若同時有二千隻紫斑蝶通過時,林內段北上外側車道還會暫時封閉。
19 年前 - 所有的運動的肇始,都不是一種理性的思維與推理,它而是起因於一種具體感受,不管是當地住民所表達的原始感受,或是外來者浸潤於這個地方所體會的感受,這個感受雖然很具體,但也必然很模糊、很難形容,人們很快就會給它一個名字,或許是「同情」或許是「憤怒」,以便使它川流不息的情況得以稍稍穩定....
19 年前 - 「Web2.0」已經不再困擾、煩惱於「content」的問題,問題的焦點與凝視,已經轉向於「平台」的思考工作層面,至於支撐起「平台」所需的程式碼、程式語言(人還是得跟電腦溝通)也早已擺脫軟體「托拉斯」的現代資本運作邏輯,紛紛從各個可能的縫隙中大量逃逸出來,「開放程式碼/自由軟體」 (open source)加...
19 年前 - 細節做得到位,是不會有人察覺,也不會有人覺得「很棒,你這樣做得很好」的,人家會覺得是應該的。可一旦沒做到,就會被毫不留情地批判,管你這些細節有多繁瑣,都被視為理所當然。所以要講做得好的細節案例,簡直沒有,因為沒有「細節做得好」這件事可以討論
19 年前 -
19 年前 - 不要再賦予樂生過多的意義了,這個故事很簡單,就是有一群痲瘋病患者在政府的刻意隔離下,遺世居住在兩縣的交會之處。這個交會之處也同樣被政府忽略了,直到以捷運為名的發展出現,讓這交會之處出現了一個似乎可以攀爬的希望,能擺脫越來越難以維持生存的工業。然後,這樣的希望面對到這群人所居住的土地時,以...
發行人
陳雨漣報的手機版
我參與的主題(0 /0)
訂閱報(26)
熱門關鍵字
訂閱動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