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惠菁在《你不相信的事》這本集子,有一篇我很喜歡的文章,叫「十五年之戀」。我之所以喜歡,只是為了書中的一句話。」
「紀念亡者,其實是對依然生者的一種撫慰。我一直相信,當我們沒有辦法好好送走那些在人間無法休息的靈魂之時,我們生者的靈魂也無法安息。」
「《球手之美學》,像在一本本你我都知的文學作品留白處,眉批著一個一個球場上的風光與記錄、傳奇與數據。於是,馬奎斯可以是大聯盟投手佩卓.馬丁尼茲投出的一顆魔幻變化球,波赫士的時光夢囈搖身一變成為2005年白襪隊教頭阿記.基德在十月的一天球賽裡讓人屏息的詩意...」
『1994年的《白色情迷》(White)是一部集詼諧與莊重、喜悅和悲傷於一爐的幽默悲劇。但奇士勞斯基式的幽默既不是商業噱頭的搞笑,也不是荒誕的黑色幽默,而是一種感嘆、憐憫、哲學諷刺的「人道幽默」。通過一種在「性」方面「無能/復原」、財富上「窮光蛋/暴發戶」、夫妻關係上「遺棄/報復」的辯證翻轉,奇士勞士基給了一聲長嘆、一句道別,一種「來日也許可期...
博客來推出的「2006年當代文學展」閱讀企畫案,同時成立了blog,各類主題相當有意思。(有買回家但是一直供著的書、作家養眼度、怪喀指數等....)
「諾貝爾文學獎自1901年至今,頒贈過一百多位桂冠得主,世人卻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是怎麼選出來的?」疑問多多.....問題的答案在瑞典學院的檔案裡,已封存五十年。主要是每年做出決定前委員會送給瑞典學院的報告,也有圈外可信賴的人寫的推薦報告、院士之間往來的書信與回憶錄等等。」
「無障礙空間網站推廣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能夠幫助視覺有障礙的網路使用者們能順利的使用一個網站,設計人員的每一個動作都會影響到輔助器具的閱讀。不過很多人對於「視覺有障礙」的定義很狹礙,通常都會問一句話就是:「盲人怎麼用電腦?」但實際上,「視覺有障礙」的定義並不是在於「看不到」,還包括了弱視、色盲這些視覺不若一般所謂齊全的視覺,但是,就算是...
「三天、三年,或是三個小時,對這個咖啡廳來說,可能都沒有多大的差別。可是,對我這種毛噪的台北都會人來說,呆坐在咖啡椅上,三十分鐘可能已經是極限了。
在巴黎,上咖啡館喝咖啡不只是一種象徵幽雅的中產品味,是一種生活的體驗,也是一種生活的步調與品味,是一種看待時間的方式,也是一種體驗空間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