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年前 -
18 年前 - 我忽然發現,這種不在意對方的身分的認真傾聽與回應,就是愛。 她透過回信,告訴我另一個關於愛,更重要的事,讓我去思索愛的形體。 以前我說不出什麼是愛,因為我想描述他的形像,我把他當成名詞,努力的想要定義他;直到年紀愈長,經歷了更多事,我才愈發明白,愛,是個動詞。
18 年前 - 「時間」是戀人們最常喊“吃不飽”的愛情餐盒,但「時間」並不當然能餵飽戀人,因為真正讓人餓的,並不是時間。「多數的女人渴望被關愛,多數的男人渴望被信賴」,每對戀人,都有不同的愛情需求和渴望,我們必需先了解我們的愛情正因為什麼而飢渴。
18 年前 - 引述:「不要只因為一個事件,只用一個概括的形容詞斷定與我們相愛的人,斷定與他的相處模式和未來。如果想要抓住一次又一次的愛情軌跡,如果想要共同創造一次又一次的歡愉情愛記憶, 愛情也需要情境練習。」
18 年前 - 『生命中有一些能讓生命更完整的歷練,需要某些特定的名分,而這些名分沒有辦法被取代:像「女朋友」沒有辦法取代「妻子」;一個不與男人結合的女人,沒有辦法歷練生育成為誰的「親生母親」…』。 我渴望這些名分賦予我在不同身分上的歷練,於是,不再只是想找個男人,同居或是來一場愛戀,而把婚姻納入人...
18 年前 - 這麼做,是因為她們相信擇偶的「門當戶對」理論!既然沒有「顯赫的家世」,就拚命想搞個「顯赫的學歷或頭銜」。 可是,等到女人們有了「顯赫的學歷或頭銜」,應該是「門當戶對」的男人們卻不買單,搞的這些三高女身價爆跌。
18 年前 - 我持續用這種“有問號就一定要快速配對答案”的原則生活,直到談了一次戀愛。 其實到底戀愛了沒有,我也不確定。反倒是比較像做了一道,國中時常常考不及格的數學證明題。
18 年前 - 可能是因為女人潛意識中的性與愛,本質的貼的太近,硬要拆開並不容易。而男人們對性與愛的需求,可以切切實實的被分割履行。 於是,男人容易對肉體不忠,但可能只是肉體;而女人,相對的比較可以守的住衝動,但真的不忠時,就不會只是肉體,而是整顆心潰堤。
發行人
小凡報的手機版
我參與的主題(0 /0)
訂閱報(29)
熱門關鍵字
訂閱動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