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自由心證的說了一口好烘焙,結果湖綠居然真的做出來了!來源:Jill Huang's Photo Set of 地瓜酥。
十幾年前第一次造訪法國時,面對菜單上密密麻麻如天書般的蝌蚪文當下傻眼。也因此許下了一個心願:有朝一日,我一定要學會法文,再重返法國,用法文點菜!轉眼十多年過去了,我的法文仍停留在日安與謝謝^^但如果讓我現在再去法國,我不怕!為什麼?有這篇就夠了呀。生的叫:cru、熟的叫:cuit...
想不到吧?重量級的網路人物,左手寫評論,右手寫愛情的 Roach,寫起美食來一樣如此令人動容:「這花枝魚丸非常新鮮,外表炸得酥脆,封住了內裡的汁液不外留。一口咬下,幾乎純白的內容『蹦』出來——真的是用「蹦』的,因為超有彈性,牙齒用力咬下好幾公分後才破開,彈起...」 山產店有這麼好吃的花枝魚丸?多麼神的組合?!花蓮“在地人”說了算!下回去花蓮...
我很喜歡印度菜,因為那是我在英國短暫青春歲月回憶裡,很重要的一部份。考試考不好時、和房東太太因處不好又起爭執時,我總是去Notting Hill(對,就是百看不厭的經典愛情電影「新娘百分百」的場景:Notting Hill。)的印度餐廳大吃一頓。也很喜歡這篇開場的第一句話:「如果要我用一個詞語來形容印度料理,我會說,她是香料的殿堂。」
『「飲茶」是中文,對鬼佬鬼婆來說,那叫做Dim Sun,也就是廣東話的「點心」。對鬼來說,茶有什麼好喝的,他們要吃的是裝在蒸籠裡,肥嘟嘟鬼手捏不出來的小巧中國菜。』又一篇令人很難忘懷的舊作。來源:天生魔女。
我很喜歡香港的茶餐廳,覺得去到香港不上茶餐廳簡直是白走一遭。不只因為茶餐廳物美價廉的食物選擇多到如丸子所形容的「茶餐廳可能是全世界供應最多種食品種類的餐廳。雖然菜單只是一張A4大小的護貝紙,但是上面可說是華洋雜處,兼容並蓄,國父 孫中山先生的大同理想完全 呈現於菜單之中」。也一直以為茶餐廳最能深入港人的生活圈,一窺市井小民的生活百態。走...
我和傲骨一樣偏好江浙炸排骨。有別於沾了粉再油炸,標榜柔嫩多汁的日式豬排,江浙炸排骨醃過後不沾粉,大火快炸,炸到外圍都略焦酥,一上桌就是一陳撲鼻好香氣。因此非常能體會,也超喜歡傲骨對江浙口味炸排骨的認知與評語:「突然吃到浙江好味道,真正有味道的排骨,竟然覺得真是一種奢侈的享受,我無視他的多油多鹹的重味道,貪婪的一口接一口,咀嚼這扎扎實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