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反對倒扁,不代表我們挺扁是我們唯一選項,更不是因為我們要捍衛所謂「本土政權」,只因為我們認為:在民主的社會裡,尊重民主制度、司法程序及其判決才是正確的決定,而台灣新生且脆弱的民主制度正是需要我們去捍衛的。
台北城這幾天的氣氛令人窒息,我永遠記得昨天在捷運上,那位穿著橘衣綁著紅色倒扁帶的青年眼中投向我的敵意。這令我想到那日讀到中時編輯楊渡鼓動暴動的危險言論,我不禁懷疑,你們是在反扁,還是在反這個國家?
不穿紅衣、不做那個手勢,會不會越來越遜呢?我們或許將頻繁地看到,紅與綠的爭執,在台北以外的地方。聰慧的你,可能已經察覺到,對許多人而言,紅不紅,並不像考慮選擇加菲貓或者 Hello Kitty 那般簡單輕鬆。親愛的,這就是,我們這個傷痕累累的島嶼。始終沒有真正痊癒的傷口,每每因為政治刺激而重覆發炎疼痛。
上周從媒體中揭露後,相關新聞與部落格圈的資訊,在此做一個彙整,一方面方便大家了解事情全貌(包括,過去部落客(blogger)眼中的無名小站);另一方面也為台灣網路圈的新生態作一點紀錄。
即便911恐怖攻擊事件發生在5年前的美國,但請別忘記當時它威脅的是全人類的生命與尊嚴。
[ 來源: 東京鐵塔在水都哼歌 ]
那年四一九,太多的面貌隨著時光變了!對於現今運動者,不必回望從前,每一位對於正義堅持之人,都在書寫新的人民歷史,對於過去運動者,不必膠著於醉心的政客或痛恨的政黨,該捫心自問當下正義的選擇,一如當初走上街頭的第一步,依舊清純。
那麼,先暫時這樣給運動定調吧,這是一場有政治目的的嘉年華會,儘管這個說法范可欽一再矛盾地否認。而大力鼓吹活動的聯合報,早就給群眾定性,這是「中產階級」(布爾喬亞)的集會。群眾普遍的笑容、群眾對廣告創意的高度配合,大約也就說明了他們自身的性質:這是習於笑容、裝扮與遊戲的一群人,他們確確實實是布爾喬亞。
只剩一個問題:為什麼不倒扁?因為「阿扁下台」的選項太簡單了。如果不走體制內,體制外再分成被動下台與主動下台,前者的劇本大概是「攻進總統府」,後者的劇本大概是「阿錯了,對不起全國人民」理性而平和的群眾想必不會選前者,至於後者,如果阿扁沒做壞事,他不願下台,如果他做了壞事,他不敢下台。非自然死亡免會掙扎一下(外力壓制不算),自己辭職下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