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年前 - 你聽說過皮膚饑餓嗎?成年人都可能患上皮膚饑餓症,嬰幼兒呢?也會的。而且比成年人更可怕的是,一旦嬰幼兒有了皮膚饑餓,就不是幾個簡單的擁抱可以逆轉形式的了。這和嬰幼兒的大腦發育有關。
11 年前 - 根據英國瑞丁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小孩(特別是男生)在幼年時期,如果得不到媽媽的支持、安慰,與媽媽沒有穩定的情感聯繫,在成長的過程中會有比較多的行為問題。
11 年前 - 為人父母在看教養書時,會去讀某類教養書,甚至把它買回家奉為圭臬,可能我們潛意識是希望:「變成像XXX一樣溫柔堅毅的好媽媽。」「希望自己的孩子多少能像作者一樣優秀,知書達禮進入國際名校的窄門。」「期盼能經營像XXX一樣的家庭質感。」於似乎,我們把作者所提的信念放在心中,在生活上實際應用...
11 年前 - 一個人幼童時期,如果父母沒有持續的回應他的所有需求,尤其是情感和心理方面的,那麼這個人在成長過程中就會對自己和父母的親子關係沒有安全感,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被稱為不安全依附形態。這種形態在他成人之後,也會產生持續影響,如果他有了小孩子,那麼他很可能會把這種形態帶入到自己和小孩的親子關係中.....
11 年前 - 當孩子都很小的時候,一起睡一起洗澡等等行為,其實是很自然的狀態,不但父母照顧起來省力氣,也能增進兄弟姐妹之間的感情。但是這一類的生活習慣,隱患也是非常明顯的,即使是兄弟姐妹,長到一定年齡也不能再一起洗澡了,因為有可能會出現彼此碰觸的情形;換衣服、上廁所,也都應該避開對方...
11 年前 - 南韓歲月號的沉船事故「韓媒檢討『服從文化』:聽話的孩子罹難、叛逆的反獲救?」在船難中獲救的多為成年人或是不聽從指令的學生,而那些乖乖聽從船方廣播要求在船艙裡面待命的,最終都因為逃生不及而喪命...
11 年前 - 美國加州一社福機構被委託研究遊樂設施對孩童(0-5歲)的影響。發現,設有各種遊樂設施,供孩子們自由地爬上爬下遊玩的遊樂場(如:公園)跟把孩子關在室內空間單獨(或和少數同伴)玩遊戲玩具是大大不同的;前者有許多重要的功能是無法被後者取代。
11 年前 - 雖然小孩在幼稚園的時間只有短短的兩、三年,但是他們在這段時間所學習的東西對於小孩的認知能力、社交能力、和心理發展都有很深遠的影響;最近一份由美國經濟學家所做的研究顯示,小孩幼年時期的校園生活會影響他們成長後的收入增長、婚姻生活、以及生活態度和行為。
發行人
katee報的手機版
我參與的主題(1 /7)
訂閱報(1)
熱門關鍵字
訂閱動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