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真獨立就會帶來戰爭?統一之路有多麼崎嶇?別以為只有台灣受困於統獨兩難,類似的艱困抉擇早已不斷上演。」和平影展本屆放映與討論多國劇情片、紀錄片共12部(北、竹、中、高四地),台北多了開幕片與閉幕片各一。
【引述】說到「炸彈」,不免令人聯想到「恐怖攻擊」,隨著想像我們思緒也會不禁飄到更多以伊斯蘭為名的角落(這是我們難以消除的偏見)。我甚至猜想,詩人該不會是要刻意利用我們的偏見吧?但確實,古樸的詩冊傳遞的,正是詩人著眼於世界各角落,包括伊斯蘭社會、第三世界,那些充滿戰火、貧窮之處的聲音。
【引述】每個文化時期和歷史時期都有其特有的勞動形式。如何觀看、理解並加以保存、運用從「勞動」所發展的藝術文件,是「亞洲勞動文件展」所要發動的思考。透過此一勞動者文化探索與發表的方法學建立,期能舒緩對於社會邊緣性的文化擠壓,導引更多的創作能量,促使文化思維不限囿於「城鄉」、「強弱」、「眾寡」等二元性的分類,或過於強調「層級」之分,造成不...
【引述】去年在電影院看到柏格曼(Ingmar Bergman)的薩拉邦德(Saraband),影片結束後只有一種感覺:怎麼有這麼好看的電影?四個男女老少談出親情、愛情和友情的複雜故事,鑲嵌在巴哈第五號大提琴獨奏組曲第四首十章節中。
【引述】在「樂生院」裡頭,歷史的時間,以及在這歷史當中拼命地活下來的那些療養者的時間被凝縮在那裡。在「樂生院」的納骨塔裡長眠的那些人們無法實現的夢想也仍然留在那裡。因此,我們的行動,是為了這個場所的歷史,或者說,是為了為了某些雖未曾發生卻可能發生的歷史,我們讓他面對著未來發生。在舞者的身體當中,死者的身體矗立起身,為了「樂生院」的未來...
【引述】幸好,活動當天有帶iPod去,也錄了幾段寫手會的實況、以及我與蕭渥廷老師的交談,搭配上易叡的歌聲,做成PODCAST,或許更有紀念價值吧。說實話,這是我第一次在作完節目後會去關心有多少人聽到這節目
【引述】一位老人家告訴我,他家就在三級古蹟內。他在那裡出生,住了八十年,現在,政府一定要他們離開。因為政府打算把古蹟整修一番,恢復「原貌」。對他而言,這只是家,颱風曾颳落瓦片,古老的屋頂不能不修理;沒有自來水,自己只好挖口井來用;居住空間不敷使用,就在屋旁空地再搭出個小院。直到近年才知道,原來這裡是有歷史價值的地方,而政府一改從前的態...
【引述】網路上、電郵裡不時會感受到旁人焦慮台灣陷入這樣的對立。然而,一場將到的舞蹈節卻讓我找到此刻的立足點,委身在文化深根的工作裡,和一群年輕朋友為紀念蔡瑞月的舞蹈節忙碌著,雖然票房不甚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