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述】我們也可以說,有多少個父親,就有多少個李安。這是論者強調李安不停顛覆固定片種之所源,同時也是他們理解李安無比溫柔蘊藉之所源。然而如此一來,我已不知為何有必要提起某種刻意削薄的,林林總總的對立:李安╱張愛玲、李安╱女性、李安╱男性、李安╱西方、李安╱東方、李安╱色情、李安╱時代...。論者們不停地生產的,其實多半只是關於自己的論述...
【引述】當不雅的詞彙再次佔據選台灣舉舞台的時刻,我們能否捫心自問,我們對民主政治的想像與視野,難道只能框限在政客劣質的語言魔障中,永遠跳脫不出來?
【引述】自由時報的反應,已經顯示出在層層政商關係下的媒體,不可能在這種事情上,為它的記者出面(曠文琦vs.郭台銘事件,已經充分證明這一點),在我們無法期待有勇氣的報老闆的時候,那我們是不是可以起碼期待一個有勇氣的記者團體、重新反思「專業」的意義、並以集體的力量,去面對對「專業」的欺凌?
【引述】社會貧富與階級化的加劇,跟經濟、社會與教育體制有很大的關係。……政治人物只知道政治動員,卻忘記了進行政治社會教育也是政黨的功能與責任。
如果不知道政黨的社會教育功能與責任,那就不配出來當做代議士。
【引述】很簡單的,為柬埔寨的孩子,提供一些,對我們來說非常簡單容易就擁有的東西吧。讓他們能夠上學、寫功課。
能將這麼多大家耳熟能詳的知名作品名稱,翻譯到讓人不知該哭還是該笑還是很想死了算了……這位譯者絕對是不世出奇葩!
【引述】我來台灣13年,從當外勞幫忙帶台灣小孩,到現在嫁來台灣,幫台灣人生小孩,連自己的姓都忘記怎麼寫了,可是走在路上,還是會有人指指點點。我不懂,台灣人為什麼要把人分得那麼清楚?
【引述】台灣在國際事務的參與上是被排擠沒錯,但在資訊這麼流通的社會中,台灣人極度不關心國際事務也是事實,媒體在這裡也要負極大的責任。在你我都不關心的情況下,台灣加入聯合國後,還是再任由台灣代表團在裡面混吃摸魚,當投票部隊?台灣要在裡面做什麼?在人權、裁軍、人道等等部分,包括中國等大國都夠偽善了,台灣進去是去學習中國的,還是要走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