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述】前後不到一個禮拜,二十歲左右的人緣離開家鄉、嫁了人、即將飛離柬埔寨。到機場,她哭了…她不知道為什麼男人會看上她,她的疑問,幾乎是所有被挑中的女孩,日後都會問的問題。接著她被安排到醫院抽血、檢查,驗看看是否是處女。有些女孩被查出已經不是處女,通常會給媒人錢,請媒人掩飾、通融,或做手術縫起來。當然,做手術的錢要自己出。
【引述】當紐西蘭的Benjamin認為黑米熱門書籤裡的台灣藍綠對立政治類書籤過多而發出批判時,中國的Zola認為新的一年,中國blogger應當更積極勇敢,多談點政治,無須多說,我支持這道曙光。
數個性別人權團體集結起來,在2006年底共同舉辦『以「愛」之名排除異己?戳穿假面的慈悲!──2006十大違反性權事件記者會』。並公布了2006年所發生侵犯性/別人權的事件以及各層面的相關評論。
【引述】現在的政府,已經到了惡搞都不用串供的地步,同一天,同一個內政部,一方面大張旗鼓邀請總統陳水扁參與「咱的媳婦、咱的子」的提升外籍配偶人權活動,當場還點亮「人權第一」象徵全方位推動尊重人權政策,另一方面卻公布了兩大戕害外籍配偶人權的政策。再對比內政部一直以來對於移民署、移民法的功能,始終以「查察」為主的國境控管態度,但「人權樣版戲...
【引述】目前臺灣的信任危機僵局已然形成,我們必須重新建立超越統獨認同的公共倫理,以此同一標準來要求不同陣營的政治人物。同時也應當展開公民社會的價 值運動,化解政治意識型態在民眾心裡的壁壘。
【引述】如何思考「台灣」?這是一個異常迫切卻無法正面回答的問題…我們當然應該,而且也必須努力,擺脫「親美脫亞」的帝國主義慾望,把「亞洲」的多元歷史納入認識「世界」時的多元參考架構之中,但是,我們無法假裝「亞洲」這個區域的內部異質內沒有支配與壓迫,更無法迴避「主體定位」的抉擇 ── 亦即,當諸多可能的主體位置之間有衝突時,我們必須選擇要站...
【引述】依照往例,台權會在每年歲末會發佈年度重大人權新聞,檢討人權侵害事件的影響並提出建言。今年回顧重要人權新聞時發現,大環境的政治惡搞與朝野惡鬥,導致許多人權議題多被消音不受重視;不止是應該推動的人權政策停擺,許多侵害人權的事件也因沒有妥善處理的機制而仍持續在發生。
【引述】旅外台僑口稱台灣為祖國者「罄竹難書」。按照批鬥張熙懷的標準,生在美國、活在美國,居然心懷另一國,全美台灣同鄉會全體都應該拿出來清算,理監事、會員有擔任軍公教者,領美國納稅人的薪水,卻做台灣事,美國政府都該以叛國罪論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