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年前 - 張大春在《認得幾個字》這本書中提到,「不是只有那些晦澀、深奧的字句在孤寂中死亡,即使是尋常令人覺得熟眉熟眼的字,往往也在人們『妥善保存而不提拎出來擺佈』的情況之下一分一寸地死去。殘存而賴活的意義,使用者也往往只能任由其互相覆蓋、滲透以及刻意誤用的渲染。」這些例子多的不勝枚舉,有興趣的人可...
18 年前 -
18 年前 - 司法改革最重要的二端:一是審判獨立,一是要有好法官,淘汰壞法官。因為司法的核心在審判,審判的好壞在法官,壞的法官就會有壞的審理與判決,所以要淘汰。道理很簡單,但如何認定壞法官?
18 年前 - 引述:「社運團體沒必要怨嘆被政客「出賣」,因為政客與商人一樣,對於不值錢的商品,當然要趕緊脫手!社運團體該做的,是跟政客商人一樣精明奸巧,凡是沒有利用價值(甚或有害)的政治勢力,我們就該毅然甩開,甚至翻臉成仇!反抗體制的社運,本來就不可能與政客有「山盟海誓」或「蜜月期」。…」
18 年前 - 引述:「其實『次級房貸』和『信貸緊縮』並不是什麼突發的危機,它們只是顯示信用循環鏈是如何運作;當信用變得寬鬆時,壞帳肯定開始增加,因此投資大眾也開始遭受到傷害,但這也是投資世界運作的方式,是無可避免的;但是所謂的危機發生是指連許多無辜的社會大眾都因為資金緊縮而遭受到嚴重影響,譬如說,一個...
18 年前 - 如果不是他們,妳怎麼會知道要搞定男人不是先搞定他的胃,而是他的下半身…如果不是他們,妳怎麼會知道小鳥依人沒有用,收買親人友人才是王道…如果不是他們,妳怎麼會知道男人的哥兒們其實是有組織的犯罪集團,妳休想從他們口中知道男友昨天是否在別的女人家裡過夜…
18 年前 - 引述:「所以,Joyce,成為法律人,邏輯之外,你必需再問問自己,是否願意深度的面對人群,因為複雜的人性,才是真正最最困難的法律邏輯。…你必需隨時,與他們碰撞,然後發現最善良也最醜惡的人性;你必須不放棄相信正義,機智的面對脅迫,拒絕不正利益;你必須在人與人之間,試著理解,釐清誤會,努力的調查...
發行人
小凡報的手機版
我參與的主題(0 /0)
訂閱報(29)
熱門關鍵字
訂閱動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