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年前 - 「洛神賦」麻辣湯底以豬大骨和雞油熬煮,取代普遍採用的烤牛骨熬湯,讓不吃牛的人能安心享用,陳姐透露湯底加入超過40種香料及藥材熬煮多時,所以上桌散發了濃濃藥膳香氣,鍋內看得到月桂葉、燈籠椒以及粒粒分明的白荳蔻,「這麻辣湯是可以喝的!」
15 年前 - 這裡的做法參考自一個美國網站(原食譜在這裡),但我把材料的份量比例都做了調整,且因一次出乎意料的失敗經驗,又花了點時間找出原因所在,這些細節上需要注意的地方會在步驟中提醒大家,免得有興趣嘗試的朋友跟我犯了同樣的錯誤。
15 年前 - 龍膽石斑是近年台灣自己養殖的魚種,非常大,而肉質頗為豐厚,靠近魚肚和皮的部份有很豐富的脂肪和膠質,每一片都可以厚達七八公分,這種魚處理得好的話,內部肉會很濕潤,皮煎得有些焦黃,酥香的口感也不錯。
15 年前 - 餐廳後方正處理剛捕獲的烏溜魚,好大一條,聽說比Jason還重!烏溜魚肉厚肥美、刺較粗且少,而烏溜魚愛吃福壽螺(或甲殼類、水生昆蟲),戶外池塘也多養這種魚,不但除害還有肥美鮮魚可吃。 這麼大一條,我看作個活魚十來吃也不成問題。
15 年前 - 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石精臼」的招牌...這是早期小吃的集散地的稱呼~ 採用溫體台灣黃牛肉~現宰牛肉切成薄片、迅速汆燙、淋上特製高湯、搭配薑絲醬油...就是鮮美的好滋味!
15 年前 - 在台東轉呀轉,一下子就來到中午,肚子也跟著餓了起來,加上這一天的天氣相當炎熱,所以野兔提前到了「有時散步」坐坐,享受一下中午的輕閒時光
15 年前 - 吃虱目魚粥為何要配油條? 一直都不明白...上次不小心看食尚玩家介紹之後才恍然大悟! 原來...虱目魚的魚刺很多... 早期的台南人不小心被魚刺鯁到時... 就用油條來處理魚刺,消除喉嚨的不適啦~ 從台南石精臼廟口飄香六十幾冬的阿憨鹹粥~ 肥美的虱目魚肚...讓每個人甘願冒著被魚骨刺到的風險也要...
15 年前 - 這台迪士尼列車有種神奇的魔力,走進車廂,心情就自動轉向公主模式...
發行人
生活小天使報的手機版
我參與的主題(1 /8)
訂閱報(14)
熱門關鍵字
訂閱動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