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年前 - 根據美國《教養》雜誌(Parenting)的分析,其實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個性才是決定教養難易度的關鍵因素。外在環境因素,包括父母的對待方式也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17 年前 - 快樂學習真正的意思是學習得法,但做事情有好的方法並不代表就是輕鬆容易,那只是“不浪費時間、不繞遠路”的意思。問題是,教育的商業化扣緊了父母憐惜孩子的心情,一種不勞而穫的學習迷思魅惑了父母,他們願意花大錢、取寶方加持孩子“無勞學習”的可能,那就是我所謂「歡樂學習」的期待。一種像高斌太太或 林...
17 年前 - 所以我還是追問了,當小孩子真的不乖很皮的時候,不需要稍微打一下做警惕嗎? Frau Ludwig 說:「當小孩不乖的時候,父母可以用聲音、眼神或搥打桌子作警訊,但絕不會用手打小孩。因為,手是要輕撫(streichen)她的臉頰、摸摸她的頭、牽她的手,當你用手打她的時候,她不就錯亂了嗎?手要做的,都該是好的...
17 年前 - 如果在你學會當一個懂得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的父母之前,不小心情緒失控了,請一定一定要道歉,請一定一定要讓孩子知道你的悔意,得到孩子的諒解後,再努力讓自己早點學會當一個稱職的父母。我想,孩子是願意等待你的‥‥
18 年前 - 成就感是一件關於自己的事,例如,我想學吹小號,去學,吹出聲音了,甚至能吹個小曲子了,自己覺得不錯,這樣,成就了一件自己想要達到的事,有成就感。 但仍是有父母把自己的殘忍當成成就,還出書上電視教別人如何糟踏小孩。 但,我們的小孩是一個一個獨立的自己,我們只是觀察者跟照顧者,不是他們的...
18 年前 - 在孩子的成長歷程中,如果能站在他們角度去瞭解事情,勝於只給予物質的滿足。女兒在美國唸幼稚園時,曾由學校帶回一張給爸爸媽媽的備忘錄,讀後深感其中有許多重點正是自已需要被提醒的。這些全非金科玉律卻能使為人父母者重審視自已的角色。
18 年前 - 小狗子今天兩周歲了,我的老爹資歷也升上三年級,不得不感謝他,這兩年來,他讓我增加許多人生體悟與智慧;其中,最重要的是以下十件事
18 年前 -
發行人
angelzoe報的手機版
我參與的主題(0 /0)
訂閱報(57)
熱門關鍵字
訂閱動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