塗鴉行動之所以被認定其具有創造性,從個人發言到公共意識的激發,再到空間政治,自始至終就不斷試探和思考著生活的疆界和規則,這也是往後人們再次以「展覽」的形式去看待塗鴉時所依據的歷史過程─它因最初所游走的模糊地帶而激發了更多生活思辨的能量。
[ 來源: 愛咪囈語隨便記 ]
只因為兩人在一起時最像原本的、真正的自己吧!兩個人都各自維持自己的任性,但還是想要在一起,許多未婚或是剛結婚的男女是無法體會這樣的心情,但是對於已經受婚姻束縛很久的男女,便知道這樣的想法與關係是可能,毋寧是理想的,只是小謊言不知道是像強力膠好讓破綻百出的夫婦關係得以持續呢?還是稀爛的泥,讓牆崩塌地更快而已,不用更長的時間單位如十年等來...
這叫作「反貪腐法案」嗎?怎麼我看起來比較像是洗錢法案?施明德是真的開始反貪腐了嗎?還是和貪腐共謀包庇貪腐?
[ 來源: 漢堡挑軟的吃 ]
看完這部作品是不會讓人大笑或痛哭的,但ㄧ定會挑起你內心的省思,對孩子、父母更或者是對『生命』的深思
黃長玲強調,公民社會對於轉型正義需要更多關注,也應有具體作為,如訂定「語言平等日」,由公民社會合作說服電視頻道,選一天所有播出的節目都不使用國語,但可以使用台語、客語、原住民語、印尼語、越語等。
如果我們理解到認同與理性的關聯不是彼此消長的,是相輔相成的,那麼我們這個社會在面對認同差異時,對別人在情感上的理解與尊重越深刻,我們就越容易召喚出這個社會的理性價值。在理解認同差異的基礎上,追求共同的理性價值,對於台灣的民主而言,是艱難但是無法逃避的功課,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面對與學習的功課。
巴默爾所說的真我,上帝給予的天賦――甚至是上帝自己。若回到磨破皮的比喻,也許我們可以這麼說,當有人磨破了皮,牧者可以跟他說,我能體會你磨破皮的感受,但不要因此就想永遠不磨破皮,一方面,你可以意識到,自己以前是何等走路不看路,另一方面,你也會發現,自己並非鐵打身軀,是有侷限,不該膨風,第三方面,磨破皮更讓你看見自己體內原來還有種能力,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