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村上的東西讀起來的確很有卡夫卡的味道,用堅硬的文字刻劃超現實的錯置感,時報版本的村上系列書籍,在賴明珠小姐的翻譯下,有不可思議的切合感覺,後來張致斌先生也有翻譯一些短篇集和村上私人嗜好的作品,或許張比較冷調的翻譯更接近村上的韻味,不過看習慣賴小姐的翻譯總覺得那樣才是村上寫出來的東西呢。
其實,只要父母可以撥出時間與小孩一起共讀,讓讀書成為家人交流感情的休閒方式,有你的示範,小孩就會跟著讀,多讀多練習,閱讀能力就會提高。
今天在TechCrunch上看到這篇「Inside Facebook - Read it for Free」,裡頭提到了Inside Facebook這本由作者自行出版的新書。作者Karel Baloun是最早加入Facebook的一批工程師之一,親身經歷了Facebook的成長過程,現在他寫下這本書暢談在Facebook中經歷過的一切。
小說家說:契機比什麼都重要。那麼,我相信閱讀這本書是一個契機,對偶然的契機,也是面對自己的契機。這本書就像是一把鑰匙,輕巧的打開記憶的鎖。
缺乏同理心,就是一種戰爭殘暴的肇始,因為無法正視自己的喜惡愛恨情緒,於是就不能真正用體貼如己的柔軟心情,進入對方的內在,更遑論起心動念裡,能夠覺察自己細微的想思與行動暴力。
[ 來源: 與京都的賣身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