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年前 - 哥倫布41歲發現新大陸,莎士比亞42歲創作馬克白,居禮夫人43歲分離出鐳…,40歲是人生精華期的開始。但是,有人才步入40,就覺得記憶、反應、專注度不如以往。邁入40大關,是保養腦力的重要關卡。
14 年前 - 日本作家曾野綾子說,『中年以後的人生是選擇連續。往往選擇了這個,便要放棄其他逼人現實。』心理治療思想家亞隆提出「悔恨的價值」:你能找到一種不會持續累積悔恨的生活方式嗎?或許你可以開始這樣做: ■面對死亡的恐懼,為失去做準備 ■體檢身體,也要體檢夢想 ■有紀律的自修自得 ■誠實地選擇
14 年前 - 晚上11點至凌晨3點,血液流經肝、膽,此時應讓身體得到完全的休息,否則肝的修復功能受到影響,體力無法恢復,連帶思考能力也會變得遲緩。幾個保肝重點: ●情緒要平穩:「不生氣」很重要! ●睡眠要足夠:睡眠品質不佳,會造成肝火上升;適當的休息則有助於強化肝臟。 ●飲食要清淡:辛辣、刺激的食物...
14 年前 - 研究發現,睡半飽影響判斷力和學習,還會損傷免疫系統,更容易生病!而睡一半的人,此時大腦可能正在進行記憶的吸收、重整,卻在「不該醒時醒來」,此時大腦需要更多時間恢復意識。 如果想要擺脫睡後遲鈍的不舒服感,或者一起床就需立即解決問題的人,睡眠專家們提供了7個建議: ●1.多躺5~10分鐘; ...
14 年前 - 張曉風曾經這麼形容中年的心情:「一切正好,有看雲的閒情,也有猶熱的肝膽,有尚未收斂也不想收斂的遭人妒的地方,也有平凡敦實容許別人友愛的餘裕,有霍然而怒的盛氣,也有湛然一笑的淡然。」 有人說,『中年是人生第二個叛逆期』,因為時到中年會重新評價夢想與現實,人們發現時不我予,生命在指間流逝,...
14 年前 - 需不需睡午覺的確有個別差異,不是每一個人都有強烈午睡傾向。如果你的生理反應傾向小憩片刻,那麼就讓自己休息一下,而不是一味壓抑自己的睏意在下午昏沈幾個小時。 ◎該如何睡午覺、何時睡、睡多久最好呢? ★健康的午睡以15-30分鐘最恰當; ★最好的時間是一天活動時間的中間; ★習慣要持之以恆!...
14 年前 - ●必學【眼睛操】 緊閉眼睛後張開,連續做20次;摩擦雙手生熱,再將雙手貼在輕輕閉著雙眼上一兩分鐘;或用食指中間關節面,循著眼眶骨,由雙眼內上眼角往外輕輕按壓眼睛的睛明穴、球後穴、太陽穴、印堂等穴道,都是不用吃藥打針,就可減輕眼睛疲勞的保養方法。
14 年前 - 照顧好牙齒,除了勤刷牙、用牙線、定期光顧牙醫,還能怎麼做?研究發現,吃什麼食物也可能大大影響你的燦爛笑容~因為天然食物裡的成分,可以對抗造成蛀牙的口腔細菌、強化牙齒琺瑯質,還能消除惱人的壞口氣,讓你更自信地展露笑顏!
發行人
追樂活報的手機版
我參與的主題(0 /0)
訂閱報(1)
熱門關鍵字
訂閱動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