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年前 - 10種人容易被癌找上:肥胖、靜態生活少活動、飲食油膩、愛吃肉卻少吃蔬果、抽菸、吃檳榔、大量飲酒、重口味愛吃鹹、愛吃醃漬物、壓力大或容易焦慮憂煩的人。
13 年前 - 現代人生活忙碌,久坐少動的結果,就是腸子裡常有「存貨」難清,除了腹脹不適之外,便秘用力時對腸壁肌肉的壓迫更引起發炎和疼痛,長期就易導致痔瘡和憩室炎。 無奈的是,儘管愈來愈多人知道「多吃纖維」是排便順暢的不二法門,但國民營養調查顯示,國人不分男女,每天只攝取約14公克纖維,距離建議攝取量2...
13 年前 - 有人喝水也會胖,有人躺著也會瘦,差別關鍵就在新陳代謝。你的代謝力如何?《康健》設計每天10分鐘就可完成的簡單動作,加上飲食與生活小習慣,打破肥胖循環,一點都不累。
14 年前 - 你有幾個「老伴」?如果你單身、失婚或者老年喪偶,沒有老伴,該怎麼辦?別擔心,老伴不是指婚姻關係裡的配偶,而是泛指「老來一起作伴」的親朋好友。假設你的答案是「只有1個」,很抱歉,顯示你的支持網絡薄弱,你的生活十分退縮封閉;10個,不錯,相當充實;20個,恭喜你,保證生活非常多采多姿。
14 年前 - 日本作家曾野綾子說,『中年以後的人生是選擇連續。往往選擇了這個,便要放棄其他逼人現實。』心理治療思想家亞隆提出「悔恨的價值」:你能找到一種不會持續累積悔恨的生活方式嗎?或許你可以開始這樣做: ■面對死亡的恐懼,為失去做準備 ■體檢身體,也要體檢夢想 ■有紀律的自修自得 ■誠實地選擇
14 年前 - 張曉風曾經這麼形容中年的心情:「一切正好,有看雲的閒情,也有猶熱的肝膽,有尚未收斂也不想收斂的遭人妒的地方,也有平凡敦實容許別人友愛的餘裕,有霍然而怒的盛氣,也有湛然一笑的淡然。」 有人說,『中年是人生第二個叛逆期』,因為時到中年會重新評價夢想與現實,人們發現時不我予,生命在指間流逝,...
14 年前 - 大家應該要有所認知,現代生活不可能吃到完全無污染的食物,所以只能說吃下毒物「多或少」,而不能說「有或沒有」。最基礎的求生方法就是食物來源多種多樣,以分散風險,更細部的規範還需要政府部門的重重估算,在政府沒有明確的風險評估之前,我們只能有以下建議,教你我自力救濟。
14 年前 - 每當我們坐下來用餐的時候,就是在做生與死的抉擇。 乍聽之下很嚇人,卻也是改變生命與健康時程的抉擇。無論你現在22歲或62歲,在選擇享用下頓飯時,就是在做決定,而這個決定將影響你度過餘生的方式。 當然,沒有人能夠保證,健康的飲食就能讓人無病無痛。但是,已有足夠的證據顯示,某些食物確實與避...
發行人
追樂活報的手機版
我參與的主題(0 /0)
訂閱報(1)
熱門關鍵字
訂閱動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