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年前 - 體內脂肪是身體狀況的警示燈人的身體是一個有機的集合體。因此,體內的器官沒有任何一個能夠獨立運作。激素(hormone,也稱作荷爾蒙)和傳導物質(細胞激素、神經傳導物質),都是藉由數量繁多的微生物所組成的網絡(人類微生物群系)連結在一起。如果你覺得頭痛的原因是出在腦部,膝蓋疼痛就是膝蓋出問題的話...
4 年前 - 開春時令,選對當令食材入菜,佳餚吃起來更美味!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黃瀞瑩表示,很多媽媽想給孩子準備一道道美味的佳餚,選用當季食材不僅便宜又美味,而且對身體有相對應的幫助,現在多吃些深綠色蔬菜、酸性食物,都有助疏泄肝氣,但提醒家長應優先選用熟菜,避免食用生菜,以
4 年前 - 健康又有效率的減重除了自己動起來,也必須要從飲食控制著手。這幾年很夯的168斷食法是什麼?斷食怎麼吃才不會復胖?斷食的全名是間歇性斷食法,也就是有策略的在進食期間正確飲食,在禁食期間不吃任何有熱量的東西,讓胰島素休息,使升糖素作用分解脂肪,所以常見斷食法如186、168
4 年前 - {DS_IMG_273282}重新檢視食衣住,讓膝關節永保年輕!讓膝蓋保持年輕的食衣住想要永遠保持年輕的膝蓋,改善生活習慣絕對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在這裡就要從「衣、食、住」三方面,為大家分別找出必須改善的重點。衣我經常聽到病友抱怨:「每當氣溫下滑、關節就會變得特別痛。」這是因為當身體變冷時,血液循環就...
5 年前 - 無法消除的疲憊,是飲食習慣造成的最近好像比以前容易來得累?就算在人前表現得很有精神,回到家後就得獨自面對湧現的疲憊感。整天懶洋洋的,總覺得身體的狀況不太好。明明有很多想做和該做的事,卻總是提不起勁。也沒辦法好好排解壓力,時常感到焦躁不安。奇怪的是,一到晚上,就會覺得比較有精神。但腦袋還是...
5 年前 - 要減肥,除了運動外,飲食其實才是決定胖瘦最重要的一環。於是近年來,大家對於自己吃的食物得重視程度,也相對提高。各大媒體或網站,也提出了許多像是;吃這五種食物必瘦等類似的題材,就科學的角度來說,那些食材確實對人體是有幫助的,不過長期食用下來,熱量如果沒有控制好,你便會開始懷疑自己是否再也瘦...
5 年前 - 防疫期間無法出國,只能在國內趴趴走,於是掀起登山健行熱潮。但是,骨科門診也發現,有一些年紀僅40多歲的人求診,主訴膝蓋莫名出現脹、痛、關節發出「喀喀」異音卡卡的感覺,經過診斷發現竟是退化性膝關節炎上身了。要預防膝關節退化提早報到,最關鍵的不是猛吞保健食品,而是要靠日常鍛鍊正確的肌肉。骨科名...
5 年前 - 「這個疾病名稱沒有『癌』字,但存活率卻比肺癌還要差。」今年三月底,COVID-19疫情肆虐之際,醫界發現,有部分患者在治癒後出現肺部纖維化狀況,一時間引起議論紛紛,擔心疫情恐造成嚴重影響,就怕是俗稱「菜瓜布肺」的「特發性肺纖維化」(IPF)。這擔心其來有自,菜瓜布肺患者的平均存活期不到一年,五年...
發行人
生活小天使報的手機版
我參與的主題(1 /8)
訂閱報(14)
熱門關鍵字
訂閱動態
留言